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里斯本丸沉没》今日公映,70岁导演花10年打捞“历史”真相

交汇点讯 “30°13'44.42"N 122°45'31.14"E”,是“里斯本丸”沉船事件救援的位置,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个坐标。

9月6日,《里斯本丸沉没》在全国公映,这部纪录电影揭开尘封82年的历史——1942年,1816名盟军战俘被关进日军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号船舱,在中国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255名中国渔民划着木船和舢板救出落水的384名战俘。70岁的导演方励,在过去10年花光所有积蓄,搜寻“里斯本丸”沉船,发掘惨案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2013年,方励在东极岛拍摄时,从当地渔民那里听到了关于里斯本丸的故事:82年前,1800多名盟军战俘被关进日军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海上行驶3天后,船在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沉没了。此时,255名舟山渔民冒着枪林弹雨,一次次划船冲上去将落入水中的战俘救起……

从事地球探测和海洋调查技术专业的方励,本能地想去搜寻“里斯本丸”沉船。2016年左右,他带领专业团队两次搜寻,运用水下无人机、海底声呐等专业设备多次探测,通过分析数据与历史资料多次对比,终于在偏离历史坐标36公里的海底,找到了“里斯本丸”的残骸。

这十年来他从未放下过这艘船,从2018年起,方励‍‍奔走在中、英、日、美、加多国,寻访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中关于人的故事‍。

2018年7月,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出现了一版奇怪的广告,内容是一则寻人启事,希望寻找到76年前,一艘名为 “里斯本丸” 号沉船幸存者的后人,持续长达两个月。因为这场寻找,380多个盟军战俘家庭的记忆和伤痛被唤醒。

当方励走上探寻真相之路时,无时无刻不被这段历史背后破碎的故事击中:

他在英国采访,一个家庭,22岁的大哥死在东极岛,家庭的重担落在自己不到5岁的小弟,这封信在弟弟钱包里放了40多年;另一个故事里,父亲在里斯本丸的船舱里没能出来,他的三位子女如今已白发苍苍,但始终不知原因,一生都在等待父亲回家。

他去了解每个人的故事,然后再将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每次讲都会流泪。意识到这些老人们一生都在等待父亲回家,2019年,方励带他们回到中国,站在“里斯本丸”沉船坐标海面的甲板上,在脚下30米水深的地方,他们的父亲沉睡在此,这群“孩子”站在船上泪流满面,向海中撒落花瓣,祭奠他们永远见不到的父亲。那一刻,方励也感到了释然。

通过130余位亲历者后代的讲述,方励‍‍用严密的逻辑拼凑出了完整历史真相。“那些盟军战俘的家庭终于知道了当年在那艘船上发生了什么,中国渔民当年是如何冒死营救他们的先辈的。如今电影完成了,那800多个年轻人的灵魂终于可以安息了。”

为了这部电影,方励连房子都卖了,负债累累,但他认为这是自己一辈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我时常觉得三生有幸,在历史的最后两年抢救到了所有的人证和物证。我完成了对2000多个家庭的承诺,也完成了历史的使命。我特别感谢历史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填补了这段空白。”方励‍‍希望《里斯本丸沉没》被更多人看到,希望更多人一起来“打捞”这艘船,看到战争、反思战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责编:陈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