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交汇点评︱4.84%,一份“珍贵”的生态成绩单

近日,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发布2023—2024年度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动态调查报告,数据振奋人心:保护区内共观测到长江江豚336头次,评估种群数量约65头,较上一次调查结果的62头增长4.84%。这一变化,不仅彰显长江生态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更生动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和生态屏障。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长江生态环境一度面临严峻挑战。江豚,作为长江生态的“晴雨表”,其种群数量的增减,直接反映长江生态环境的优劣。因此,保护江豚,就是守护长江的生命线,就是维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

南京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一直致力于长江生态保护工作。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建立应急救护体系、深入研究栖息地环境,南京在江豚保护上探索出一条科学、系统、全面的路径。这些举措不仅为江豚提供了更加安全、适宜的生存环境,也为长江生态的整体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南京市民在城区中心江段便能近距离观赏到长江江豚。江豚的频频出现,不仅为市民带来亲近自然的美好体验,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例证。

在保护江豚的同时,南京还深入挖掘和传承长江江豚保护的文化内涵。通过打造一系列公益宣传活动品牌,南京成功地将生态保护理念植入人心,提升了公众对江豚保护的热情和参与度。这种将生态保护与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做法,不仅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也为江豚保护注入持久的文化动力。

此外,南京还积极推动长江江豚保护跨区域协同立法,与周边城市携手构建协同保护的长效机制。这一举措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上下游、左右岸、跨地区、跨部门的紧密合作,为长江生态保护的区域合作树立典范。

人与江、江与城的故事,在长江生态保护的实践中得到最生动的诠释。江豚的欢跃,是长江生态恢复的最好证明,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画卷。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人与江豚的“美丽故事”将会持续上演。(胡安静)

责编:丁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