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摩羯”何以成为“最强秋台风”

过去两天,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重创海南。据初步估算,给海南省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成为自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在超强台风级别维持时间长达64小时,凸显了其异常强大的能量和稳定性。“摩羯”为何能展现如此惊人的强度?后续如何发展?哪些次生灾害需要防范?9月8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中央气象台相关专家。

四次登陆与路径偏西有关

自9月2日以来,“摩羯”先后登陆菲律宾吕宋岛,我国海南省文昌市、广东省徐闻县以及越南广宁省。台风为何会4次登陆?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介绍,主要原因是台风“摩羯”自生成后,走向以偏西行为主,偏北的角度较小,导致其路径会穿过我国海岸线及多个沿海地区的岛屿或国家。她说:“当下已进入9月,偏北风在此时开始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摩羯’向北移动的幅度,导致其登陆次数较多。”

那么,“摩羯”为何能在超强台风级别维持64小时?张玲表示,这主要归因于季风活跃等外部环境的叠加效应。目前,南海季风非常活跃,维持了一条东西向赤道辐合带,为“摩羯”提供了能量维持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在9月4日,“摩羯”西侧的孟加拉湾和其东侧日本以南洋面上均存在热带低涡系统,这两个系统将“摩羯”夹在中间,并为其注入了大量水汽,促使其得以发展强大。

另外,9月以来,南半球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导致越赤道气流持续增强,也助力了“摩羯”强度的维持。“越赤道气流是指南半球的气流越过赤道,向北半球输送的过程。这种气流的增强,携带了大量水汽,为‘摩羯’的强度维持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张玲解释说。

不仅如此,9月3日开始,北方弱冷空气逐渐南下,正巧赶上“摩羯”进入南海后,得到了北方弱冷空气的助力。“弱冷空气从台风的北侧进入低层,增强了‘摩羯’北侧低层向台风中心的流入,从而导致台风眼区附近垂直运动的增强,使其发展得更加迅速。这对‘摩羯’强度发展来说又添了一把火。”张玲说。

此外,南亚高压的南界较为靠北,“摩羯”北侧的偏东急流较弱,为“摩羯”营造了一个垂直切变较小的环境场,使其在垂直方向上能保持直立,亦有利于其稳定发展。而且,“摩羯”的高层出流条件也很好,使其垂直方向上台风次级环流持续加强,这也是其能长时间维持超强台风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玲表示,这一系列条件叠加在一起较为少见,促成了“摩羯”刷新登陆我国最强秋台风的纪录。

残余环流影响仍不可小觑

截至9月8日,“摩羯”已到达越南和平省境内,但其对我国依然有影响。中央气象台预报,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受“摩羯”残余环流影响,仍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累计降水量雨量将达200毫米至300毫米。

对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解释,台风本身是海洋水汽的集合体,当它登陆减弱后只是风变弱了,但是海洋输送水汽的通道仍存在。持续的水汽输送到陆地,遇到地形抬升或者触发强对流系统,仍然会产生强降水,有时会造成相当于台风本身甚至超越台风本身的降水强度。

残余环流虽可造成强降水,但没有强风,因此应主要防范强降水带来的城乡积涝和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不仅如此,农业方面也需关注“摩羯”残余环流所带来的影响。预计9月8日至10日,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的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容易造成沿河及低洼农田积水、作物倒伏、经济林果枝叶损伤和落果增多等,还会引起水产养殖泛塘、漫塘和设施损毁。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钱永兰建议,农区雨后应及时查田,渍涝地块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清洗扶正禾苗、扶正甘蔗等倒伏作物,及时清理果树断枝残叶,损毁农田及时改种、补种,以减少损失。沿海养殖业要做好防风措施,确保养殖水体溶氧充足,及时排水,防止跑鱼发生;在台风过后,检查养殖设施,及时维修受损设施,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打捞死亡鱼虾,进行池塘清理和消毒,尽快恢复生产。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