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块上写“心佑工程”的牌子。这四个字的背后,是免费救助经济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健康帮扶项目,是10年来1800多名困难家庭的先心病孩子得到了免费医治,还有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庆国和团队持续10年的努力付出。
2014年,李庆国和团队加入南医大二附院,创建心外科。科室刚成立没多久,来了一个才9个月大的先心病患儿。这个名叫晨晨的小女孩,开启了李庆国和团队的“心佑之路”。
当时,晨晨极有可能迫于家境无法及时得到医治乃至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形下,李庆国向医院申请,免了手术费、护理费等,科室还组织了捐款。最终,晨晨所需的几万元的医疗费用全部解决,手术也很成功。
这件事给李庆国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为了让“晨晨们”都能得到治疗,他和团队发起了一个免费救助计划,后来将其命名为心佑工程。“我们发现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先心病儿童很难到医院就医,那么我们医生就拎着B超机走出医院大门,到基层,到百姓身边,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和救助工作,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先心病儿童。”李庆国说。
在此后的十年里,李庆国带着团队在整个苏北地区做拉网式筛查。江苏省扶贫工作队去的10多个县,他们都去了。心佑工程除了在苏北开展工作,也走出江苏,到全国更边远的地方。10年来,团队走过了新疆、青海、西藏、贵州、陕西、安徽、重庆、内蒙古、四川等地区,累计筛查儿童数量超过15万人,行程达百万公里,救助的先心病患儿1800多人。心佑工程团队,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150人左右。
而除了心佑工程,李庆国和团队其实还做了更多。“五年前我们第二附属医院启动‘健康大篷车+专科轻骑兵’活动,我们把仪器设备放到一个大客车上,开着大客车到社区,到农村去帮助那些需要就诊耳鼻喉科、眼科这样的病人,省得他们去大医院门诊。”据李庆国介绍,五年来,“健康大篷车+专科轻骑兵”巡回医疗行动已帮助数万群众解决了简单的耳鼻喉科专科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这其中就包括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两年前我们院启动‘归巢行动’,让在南京工作的医生们回到家乡,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去,帮助乡亲,帮助身边人,帮助童年的‘小伙伴’。”李庆国说,“归巢行动”走过了很多地方,深入涟水、滨海、响水、姜堰等地,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和好评。
在李庆国看来,他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今后一段时间,我们院还将秉承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这样的宗旨和目标,继续做好先心病的筛查,专科疾病的基层诊治以及我们的‘归巢行动’。我们把三甲医院的医生下沉到基层去,同时也将进一步深入思考怎样把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比如我们通过房颤的预防诊治、前列腺癌的筛查这样的活动,将专病的诊治进一步细化,落到实处,切切实实帮助到基层老百姓。”

策划 潘青松 高伟
统筹 王高峰 范杰逊
采写 黄欢 胡安静
视频 滕升智
海报 朱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