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近日,南京市正式发放首批数据资产登记证书,此次首批登记是两款数据资产,分别由南京交控积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南京交控积图”),和南京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南京运管集团”)提供。基于登记的数据资产已开发相应的数据产品,在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上架。

数据资产登记是将数据资源确认为资产并进行登记注册的过程,涉及数据权属、使用权和收益权的明确和认证。这一步骤对于推动数据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至关重要,有助于创新性地开发应用数据资源,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南京交控积图的“南站停车场实时进出便捷指数查询数据集”是首批登记的数据资产之一,以南京南站实时进出场车辆、实时余位数据、进出口瞬时进出场车辆数、进出口拥堵状态等动态数据为核心,每5至15分钟更新一次,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实用性,及时为出行者提供最新路况信息。
这一数据资产的梳理确认来自市场的潜在需求。“南京交控积图今年以来启动南京南站智慧停车与智慧出行项目,推进过程中发现,国内知名地图运营商对项目数据非常感兴趣,如停车场实时空余车位信息、出入口拥堵状态等。这些动态数据对提升用户的导航体验至关重要。”该公司解决方案部经理吉鉴江说,企业意识到数据资产本身的价值,着手进行了数据产品的开发与打造。对这一数据产品,还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比如为城市规划设计者提供数据模型支撑,以及停车场投资商业的回报率分析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商业价值,这也促使南京银行对这一数据资产给出了550万元的授信额度。
南京运管集团的“隧道设施设备状态监测数据集”同样是首批登记的数据资产,数据来自对应天大街隧道中部署的5000多套设备回传数据的脱敏提炼、加工分析,运用该数据集可以有效提升隧道运维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南京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副经理蔡宁举例,该数据集集中体现隧道运营管理经验,通过对隧道5000余套设备设施的工作时间、维修历史、运行状态,进行预警预判,以往每年要付费给第三方评估机构为隧道做“体检”,现在基于该数据集,评估难度降低,体检费用也降低了。“对长江流域内,其他隧道设施设备的建设以及科研项目的推进,该数据集也有重要参考意义。”蔡宁说。据悉,该单项数据资产已获得南京银行400万授信意向。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在数实融合的过程中,数据安全和合规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今年8月,该中心启动数据资产登记试点工作,首批获得认证的数据资产,其权属清晰,经过法律合规评估以及质量评估,为数据资产的管理和交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首批数据资产登记证书的发放,南京市在数据资产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促进了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数据资源向经济效益的直接转化,并激励更多企业开展探索与实践。
首批数据资产登记,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数据资产登记的路径,也为政府提供数据治理的新思路。“中心将继续深化数据资产的工作,探索数据资源的更多可能性,为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说。
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南京市数据局下属事业单位,致力于推动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企业提供数据资产登记、交易、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