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深化农村改革,江苏将从五方面发力

交汇点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全会《决定》聚焦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在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征程上,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9月1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深化农村改革 赋能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季辉介绍,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改革发展任务。

聚焦“粮食安全”,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机制。“国家正在探索省际间种粮利益补偿机制,我们也将探索市际间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季辉说,我省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按照谁种粮谁受益原则,落实粮食大豆油料生产支持政策,探索补贴与大面积单产提升挂钩机制,加大产粮大县转移支付、奖励力度,调动种粮、抓粮“两个积极性”。此外,实施粮食单产提升三年行动,促进良种良田良机良法良制全要素一体优化,精准实施高产集成配套技术,推动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推动食物多元化供给,加强“菜篮子”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开展设施棚室改造提升,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推动海洋渔业向“深蓝”拓展。

聚焦“联农带农”,完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家庭农场集群发展,支持家庭农场联合组建合作社,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区域性农业服务组织,推动对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实施“新农人”三年培育计划,开展涉农人才定向委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引导退役军人、大学生等返乡创业就业,分层分类培育高素质农民。引导农民参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风险保障等制度。

聚焦“共同富裕”,完善强村富民长效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实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因地制宜做足“土特产”文章,培育“4+13+N”农业全产业链。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广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创新村企、村社、村村联合发展机制,探索融合经济、服务经济、飞地经济、投资经济等新路径。构建促进低收入人口增收长效机制,实施一业富民、一技在手、一岗兜底“三个一”工程,提升完善南北共建、五方挂钩、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

聚焦“人地关系”,完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抓好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完善土地流转价格指数,推广“实物计租、货币兑现”定价机制和竞价“熔断”机制,健全流转合同预警机制。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支持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予以盘活。依法维护进城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自愿有偿退出办法。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验收、管护机制。

聚焦“协同联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落实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政策,推动“财政金融支农16条”政策落实,提高涉农资金项目使用效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建设好3000个和美乡村和39个片区。抓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省试点,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加强县乡村一体统筹发展,抓好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城乡教育集团、紧密型医共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等建设,带动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琼

责编:洪叶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