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南中医凤城小郎中实践团:岐黄古韵薪火传,五维并蓄少年翩

为提升中小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凤城小郎中实践团围绕“医韵润童心,五育筑未来”主题,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为核心,开展中医药特色课程普及行动,通过“菜单式”“订单式”配送至社区和校园。

2023年以来,团队先后开展服务70余次,累计服务千余人次,荣获2023年江苏省爱心暑托班“优秀大学生志愿服务团”称号,作为校级重点立项项目,成为唯一入选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的示范团队。今年团队不仅获得了江苏省和校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立项,还入选了全国“健康中国‘百千万’·岐黄青年在行动”专项活动。同时作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宣讲团,展现了其在传承中医文化、服务社会实践方面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效。

今年7月到8月,由20支小分队和9名个人志愿者组成的南中医凤城小郎中实践团,125名成员奔赴江苏省8个地级市、18个区县及云南省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开设44个爱心暑托班,服务时长约4260小时,惠及1300余人。

德育引领,铸就大医之魂

实践团坚持“德育为先”,课程深度融合“大医精诚”的崇高精神,通过讲述名医典故、医德医风案例,为青少年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与道德标杆,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深远目标。

无锡市小分队通过中医药小典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历代名医的高尚医德,激发青少年对“大医精诚”精神的崇敬之情。泰州市小分队开展的“四大名医”课程则以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四位古代名医的故事为线索,通过讲述名医们在艰难困苦中坚守医德、以高超医术救治病患,引导青少年探索“医者仁心”的内涵。

智育启迪,探索中医奥秘

坚持“智育为重”,课程精心设计中药材辨识与健康知识科普模块,让青少年亲手触摸、观察常见中药材,深入了解其性味归经与功效,并辅以中医特色疗法的介绍,激发青少年对中医药智慧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

其中,南通市小分队以“从内而外拒绝科技与狠活”为主题,引导青少年探索食物与药理之间的奥秘,通过介绍中医药文化中的饮食疗法,让青少年了解日常食物中的药用价值,如蜂蜜的润肺功效、生姜的驱寒作用等。“药食同源”课程不仅让青少年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和批判性思维。

镇江市小分队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互动实验和深入讲解给青少年开设了“针灸知识小课堂”,使其了解针灸的原理、起源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通过手指操的教学,亲手体验如何在特定穴位上轻轻按压,感受经络的反应,从而直观理解针灸的原理。

体育筑基,强健身心之道

坚持“体育为本”,课程融入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药传统功法教学,不仅传授科学健身的方法,更让青少年在练习中体会中医“治未病”的智慧,达到增强体质、内外兼修的效果。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本次实践活动中的一大亮点,课程以“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为理念,引导青少年探索传统功法的奥秘。通过缓慢而有节奏的运动,大家不仅锻炼了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更在呼吸吐纳中感受到了身心的和谐与平衡,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在体育教育与身心健康促进方面的独特价值。

其中,苏州市小分队带领青少年学习八段锦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了解到八段锦的历史渊源、演变过程、命名由来、“形神结合”的养生原理,而且感受到了传统健身功法的魅力,加深了中医药文化与体育运动的深度融合,激发他们对中华体育智慧的探索欲望。

美育熏陶,展现中草药之美

坚持“美育为优”,课程深入挖掘中草药的观赏与文化价值,通过赏析中草药的自然美与人文内涵,引导青少年设计创作中草药贴画等艺术作品,在美的享受中,进一步激发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与探究动力。

其中,云南省小分队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带领他们前往昆明附近的山区,进行了一次实地的药材识别活动,学习辨识和采集野生中药材,大家亲手挑选、剪裁、粘贴不同的中药材,如薄荷、菊花、紫苏等,创作出一幅幅充满创意与想象力的贴画作品。这一过程不仅让青少年认识了中药材的形态和特性,更在实地考察中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南京市小分队在指导青少年创作中药手工贴画的同时,还科普了与中药材相关的传统文化和故事,如李时珍的生平与太极图的由来,以及中药材在饰品、艺术品中的应用。青少年在创作中不仅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还体会到了中华美学的博大精深。

劳育实践,传承中药技艺

坚持“劳育为基”,课程特别注重实践环节,带领青少年近距离辨识、研磨中药材,制作中药香囊与搭配养生茶饮等,传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技艺,体会劳动的乐趣,提升劳动素养。

其中,扬州市小分队以中药香囊为媒介,引导青少年探索中医药文化的实践应用。在课堂上,青少年化身小药童,学习中草药知识,亲手挑选、研磨、混合各种中药材,如艾叶、薄荷、丁香等,然后将其填充入香囊中,缝制成型。这一过程不仅让青少年了解了中药材的药理特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在育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独具特色。

连云港市小分队在指导青少年制作中药香囊的同时,还介绍了中药香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如其在古代作为避疫、驱虫的日常用品,以及在节日和庆典中的传统习俗。青少年不仅体验到了中医药文化的传统智慧,还尝试了将个人创意以及个性化想法融入香囊设计。

这个夏天,南中医凤城小郎中实践团将中医药特色课程以它独有的方式,引领青少年在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文化与科学的交汇中,探索中医药的深厚知识与悠久文化,照亮了青少年探索传统医学的求知之路。岐黄古韵薪火传,五维并蓄少年翩,实践团饱含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与美好愿景,以及对青少年全面发展、茁壮成长的深切期望,将继续肩负起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让这一古老而璀璨的岐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王松云 郭海兴 徐筱悦 李亚莉)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