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今日中秋,和古人来个“千年共月饼”

中秋节到了

唐代人申请

交换一张月饼的图片

唐代人吃的月饼啥馅儿?

举头望明月

低头吃月饼

可能是你和唐代人

在中秋节会同频做的事

这块宝相花月饼

出土于新疆吐鲁番

是目前仅有的一件

唐代月饼式食物文物

外观以八瓣莲花纹为中心

每个莲瓣间是T字纹

中间包裹住一个圆形宝珠

外围饰有一圈联珠纹

再往外,饰菊瓣纹

如此多的纹样

组合在一起

便成了代表富贵吉祥、圣洁美好的

宝相花纹

这块月饼以小麦粉为原料

经模压烘烤制成

你问它是啥馅儿的?

这个问题不太容易回答

因为该月饼非常珍贵

无法破坏性取样

所以,至今仍然不知道

里面是什么馅儿

专家根据同时出土的文物推测

馅儿中应当含有

枣子、核桃、葡萄和其他果仁

什么“防腐剂”能让月饼

“保鲜”这么久?

刚才说到

宝相花月饼出土于吐鲁番

当地气候干旱、降雨较少

可以使水分迅速蒸发

而不至于变质

这就使得大量的文物

尤其是食品

像“吃了千年防腐剂”一样

得以保存至今

这不,和月饼一同出土的

还有饺子、千层酥、春卷等

各类花式点心

这些点心的出土

再现了新疆地区先民的饮食构成

证实了唐代吐鲁番居民的饮食生活

已极为丰富

月饼里的中国文化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

但直至南宋时期

才出现“月饼”这一称谓

甚至此“月饼”非彼月饼

不特指中秋节俗食物

而只是普通点心里的一种

随时随地都吃得到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十六记载:“《荤素从食店》”不仅有“芙蓉饼、菊花饼、月饼、梅花饼”,还提道:“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

直至明代

才有明确记载

月饼寓意团圆之义的文献

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提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

这也被认为是

月饼被称为团圆饼的最早溯源

至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才有了完整的文化意义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