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间,安徽肥东县发生里氏4.7级地震,我省多地都有明显震感。地震发生后,有网民发布视频称,合肥某高层住宅被震开裂,不少路面出现锯齿状裂缝。经合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核实,该视频为拼接剪辑视频,与本次地震无关。
常言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对于地震这种灾害来说,每个人都极少经历,更谈不上什么经验。因此很多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在谣言和各种紧张情绪的裹挟下做出抢购食品、囤积生活物资的举动。
肆意散布有关地震的谣言,必然会扰乱生产生活秩序,必须予以严厉打击。但在打击的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强信息供给,及时发布权威声音以正视听。比如,震中区域附近今年以来已经发生了4次3级以上的地震,近5年来发生的3级以上地震更是多达12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又如,经历这次地震后,地下所蕴积的能量是否完全释放,今后会不会发生更强烈的地震;再如,本次4.7级地震在长三角地区都有震感,作为中国人口居住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是否有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等等。对于这些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如果权威部门和专家学者能够及时给予回应和引导,无疑有助于消除困惑,消弭谣言,稳定社会情绪。
谣言是夜幕,真相是曙光。只有正常渠道的官宣多了,才能让谣言不攻自破。刚刚过去的台风“贝碧嘉”,虽然破坏力大,但从它形成的第一天开始,气象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就对它格外关注,提前做出预警,及时发布各类信息,提醒大家注意防范。所以,尽管超强台风如期过境,却并未造成太大的损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因为不断的官宣预警,让民众提前做出高水平的防护,才把台风危害降到最小的程度。
台风是气象灾害,地震是地质灾害,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我们虽然无力改变自然的规律,却可以通过积极的动员和应对,让灾害臣服。与灾害相比,谣言的破坏力也是巨大的,要做到“谣未起,心防已筑万丈高”,有关部门还需加强信息供给,消谣言于无形。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