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上班还是上网?年轻人:上“中医夜市”

眼下,辽宁、山东、湖南、江西、江苏、广东等多地都出现了“中医夜市”。医护人员变身“摊主”,这样的新业态为群众带来了哪些新体验?

在沈阳中医药文化夜市的现场,记者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中医健康养生不再是人们记忆中的传统符号,而是化身为鲜活的望、闻、问、切等多样化的中医技艺体验。

记者注意到,在中医药文化夜市中,青年群体占据了问诊队伍的半壁江山,而在中医文创展示、手工制药、传统养生功法体验等区域,年轻人更是占到了九成以上。

在江西玉山县,这里的中医夜市除了提供把脉问诊、推拿针灸、中药鉴别等丰富的中医服务项目外,还有可以免费品尝的中药茶饮。

“中医夜市” 如何“治病”“治未病”?

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

“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从内容供给向产品供给转化”

各地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回应。通过夜市,中医药以更加亲民、接地气的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上饶市玉山县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 祝红宇:我们整个团队出来开展了针灸、热敏灸、艾灸、拔罐、散罐等一系列非药物治疗。我们治未病科让老百姓了解未病先防、以病治病、病后防护的理念,让老百姓真正掌握中医文化知识。

“中医夜市”让更多人对中医药文化产生兴趣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们的健康素养。

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吕晓东:我们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就是想让中医药文化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的方式呈现,让广大群众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受益于中医药。

“中医夜市” 如何规范监管?

专家表示,中医中药既是健康医学,同时也是疾病医学。一方面指导我们怎样健康生活,少得病、不得病,另一方面是得了病后,如何运用好中医中药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愈。

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危重症分会主任委员 刘清泉:“中医夜市”最积极的一面,是中医中药的很多医学理念,走进千家万户,变成我们老百姓日常的健康生活的一种行为准则。

专家表示,各地开办“中医夜市”传播了中医药传统文化,收获了大家的喜爱,但同时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避免出现医疗安全隐患。

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危重症分会主任委员 刘清泉:“中医夜市”既是一种文化,又是一种市场的行为,又有一些医疗的行为,谁来管?是市场监督局管,还是卫健委管,还是药监局管?只有我们给它规范了它的行为准则,有了主管部门,才能有一个长足的发展。所以“中医夜市”是个好事,好事要好上加好。要鼓励它,更要由相关的部门规范它。

责编:严红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