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普宁市一所学校在召开家长会时,校长公开告诫家长“谁敢说学校的坏话,就要群起而攻之,内部问题内部解决,绝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被视频曝光后,当地教育局对该校长作出停职处理,并要求其向学生家长道歉。
“听鼓听声,听话听音”。校长的话外之音很明白,就是不让家长说学校的“坏话”,谁说了“坏话”谁就是大家的“公敌”。校长为啥怕家长说“坏话”?恐怕是学校的一些做法不够恰当,拿不上台面,生怕有“不懂事”的家长给捅出去,于是便“丑话说在前面”,利用家长会“敲山震虎”,企图堵住家长的嘴。
家长不是校长的“应声筒”,在家校关系上,家长要尽力配合学校和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有权监督学校和老师的言行,并通过适当的反馈机制,帮助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在监督的过程中,家长理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校也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是正常的家校关系。岂能因为给学校提了意见,就当成“坏话”;又岂能因为批评了学校的错误做法就被当成“公敌”?
在今年的开学季,有的学校被曝出要学生交高额的空调使用费,有的学校被曝出不买保险不予登记,还有的被曝不买指定电子产品不能上课,等等,把学生当成了“摇钱树”,把家长当成了“提款机”。这些做法还都无一例外地打着“自愿”的幌子。为了孩子不被区别对待,大多数家长选择了隐忍,敢怒不敢言。但就是因为个别家长不“听话”,揭了学校的“丑”,才让有关部门及时制止了学校荒唐的做法。
要想不让别人说“坏话”,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做“坏事”。像广东省普宁这位校长一样,与其处心积虑地安排会议,不惜采用威胁恫吓来堵家长的嘴,倒不如认认真真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时时刻刻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为孩子们创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空间。倘能如此,不仅不用担心家长说“坏话”,所有的家长还会为学校说“好话”。(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