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9月24日,“向新聚能、向海图强”全省统一战线服务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海上风电装备产业专场活动在盐城大丰举办。

近年来,我国装机容量居全球首位,截至6月底,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817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稳居全球第一位,而我省海上风电发展起步较早、成效显著,已成为江苏能源发展的一张名片。截至目前,全省海上风电并网装机1183万千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同时,我省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打通了覆盖风机整机、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电缆全方位制造环节。当前,江苏已成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2023年全省风电产业重点企业实现开票销售约1000亿元。同时,江苏风电相关专利申请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且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模式已基本成型。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能源绿色转型的稳步推进,发展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已经成为我省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方向。记者了解到,江苏超过3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将陆续于2030年碳达峰前投产,大体相当于现有已投产装机规模的3倍,为江苏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空间。此外,海上风电风光同场示范项目也已提上议事日程,经初步摸排,拟建海上光伏规模达1000万千瓦。
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和最大海域面积,是江苏打造
2009年,金风科技依托江苏海上风电市场需求以及江苏沿海区位优势,携“海上风电装备研发、零部件制造及出口、海上风电服务以及海上风电人才培养”五位一体的战略规划,在盐城大丰建设全球领先的大型综合海上风电产业基地。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们已建成产业链完备的风电产业中心、检测能力齐全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符合国际标准的海上培训中心、在建规模最大的海上运维中心、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出口中心。今年1—8月份,江苏金风已开票14.4亿,截至6月底,江苏金风已累计开票销售近500亿元、累计纳税超 17亿元,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金风科技总工程师翟恩地在会上表示,金风将不忘初心,情系盐城、根植大丰,继续坚持基地属地化建设,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上风电产业综合基地。
三峡集团作为我国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今年6月,三峡集团海上风电业务“双喜临门”: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三峡集团与金风科技、中天海缆等企业共同完成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峡集团正式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为海上风电产业链链长。
“盐城是三峡集团海上风电起步的地方,这里不仅是我们从长江走向海洋的第一站,也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所以,作为三峡人每一次来到盐城,我们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袁英平说,海上风电开发既是一个技术难度大、安全要求高的产业,也是一个创新度高、产业带动性强的行业,有望成为我国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之后,第四个在国际上弯道超车的产业。
下一步,三峡集团将着力发挥央企国家原始创新“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坚持深耕“蓝色国土”,创新开发“绿色能源”,携手更多关键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装备制造、软件程序、设计施工等产业链上的优秀企业共同发展,以“设计更科学、施工更可靠、运维更安全、资源利用更高效”为目标,共同推动海上风电产业迈向“金色时代”,为江苏打造海洋强省贡献更多三峡力量。
此次活动聚焦海上风电装备产业,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相关专家围绕“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和展望”发表了主题演讲,省发改委负责同志进行了政策解读,大丰区委介绍了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发展情况,3名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重点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8家单位签署了校企合作、银企合作协议。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考察调研了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新能源科创园、大丰港零碳产业园、金风科技临港工厂和中天大丰海缆有限公司等园区和企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睿翔 华钰
图片:大丰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