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 > 正文
利好政策多箭齐发,央行“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

新华日报财经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主要负责人介绍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降准降息、降低房贷利率多项重磅政策同时推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增长。

降准降息叠加,1万亿元资金已在路上

发布会上,央行宣布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金融市场注入约1万亿元人民币的长期流动性。并且,在本年度内还会依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适时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至0.5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央行此次降息降准举措,对提振宏观经济总需求意义重大。一方面,融资成本的降低将直接刺激消费与投资需求,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推动经济增长动能不断改善;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缓解当前宏观经济“供强需弱”的局面,促使物价水平温和回升。同时,央行打出的这套政策“组合拳”,还能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就当前阶段而言,这对于稳增长、稳楼市以及实现年初既定的“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来看,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降准能够增加银行体系的资金供给,提升银行的放贷能力,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其流动性状况直接影响着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降准之后,银行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尤其是中长期贷款,满足企业扩大生产、进行技术升级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从微观层面来看,降准对企业和个人也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从而缓解资金压力,加快项目推进和业务拓展。中小微企业由于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这类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个人而言,随着银行资金更加充裕,消费贷款的可得性也可能提高。无论是购买大件商品还是进行旅游、教育等消费,个人都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选择空间。市场的活跃度提升也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可能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

存量房贷利率降低0.5%,百万元房贷少还10万元

发布会上,央行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约为0.5个百分点。同时,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从25%下调至15%。预计本次政策利率调整后,将会带动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约0.3个百分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存款利率等也将随之下降0.2到0.25个百分点。

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当前存量房贷平均利率约为3.92%,而新增房贷平均利率为3.3%左右,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的利差达60多个基点。随着存量房贷利率与新增房贷利率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随着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这一差距预计将会缩小,从而使得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的利差减少到10-15个基点左右。

2024年以来,央行两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合计35个基点至3.85%,同时取消了全国层面首套、二套房贷利率下限。目前除北京、上海和深圳房贷利率未取消下限外,全国其他城市均已取消利率下限。就江苏而言,多家主流银行的最新房贷利率最低可达到 2.85%,目前已达历史最低。。

经记者测算,如果房贷利率降低50个基点,对于100万贷款本金、30年等额本息的还贷方式,月供可减少300元。存量房贷利率降低后,提前还贷带来的收益也会随之降低。同样以贷款10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计算,在今年9月首次还款且9月提前还贷10万元的情况下,存量房贷利率为4%时可节省利息11.38万元,而降低到3.5%之后只能节省利息9.96万元,提前还贷带来的收益降低了1.42万元。这一系列的利率调整,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信心,对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支持作用。

“这也是自去年首次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以来,全国第二次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实实在在地为购房者或还贷家庭减轻了月供负担。”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央行此次政策涵盖了存量房贷和新购房需求,覆盖面广,惠及力度大,为降低购房成本、持续增强购房信心、持续降低存量房贷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工具登场,首期额度共8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央行首次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其中,第一项工具是新设立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工具,旨在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和主要股东增持股票,稳定资本市场,首期额度为3000亿元;第二项工具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首期额度为5000亿元。

目前,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多达18项,主要用于支持民营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至关重要的领域。而此次创设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等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则将重心聚焦于支持股票市场的发展。这种情况在以往较为罕见,充分体现了央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对资本市场的特别关注。

这些创新工具的引入,不仅体现了央行对资本市场稳定性的重视,也展现了其在货币政策调控上的精准发力。通过这些措施,央行能够为市场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减少市场的波动性,同时鼓励长期投资行为,这对于稳定投资者情绪,提升市场活力具有积极作用。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新创设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更好地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这两项工具体现了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稳定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将进一步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稳定投资者信心,推动股票市场恢复生机与活力。

“央行表示首期互换便利规模为5000亿元,通过此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股票市场投资,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认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使用互换便利工具,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股票持仓,有助于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及时获取资金进行调仓、增持,进而推动市场行情企稳回暖。央行的这些措施也考虑到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通过设定合适的机制,确保资金的用途符合规定,防止资金违规使用,保障了政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

责编:赵文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