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融融,和风载歌。9月25日,“剧”荟浦口·首届网络微短剧大赛采风活动顺利开展,由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开放大学和南京传媒学院近90名学生组成的采风团,来到位于浦口区的南京四方当代艺术湖区、响堂等拍摄取景地调研采风,体验浦口独特资源禀赋和地域特色文化,激发灵感,构思创作文艺精品。

老山脚下,南京四方当代艺术湖区与佛手湖滨水相望。数座极具创意的建筑在山水林木间“生长”出来,与天地山林融为一体。整个美术馆仿佛天外来物,一头扎入了山野里。
远离城市喧嚣,于大自然中感知体验。在艺术和建筑和谐共存的这片空间,采风团的成员们获得了灵性上的满足。他们不时低下头来冥想沉思,不时拿起手头的设备拍照留念。

来自南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张思怡对其中一座名为“舟泊”的建筑印象深刻。该建筑掩映在枝干的草木中,铜质的建筑外立面随着时间变迁逐渐覆上了绿松石色。青铜锈绿,“舟泊”就像是一艘即将离岸的船。“我觉得可以根据建筑特色,拍摄一部具有悬疑色彩的短片,应该会很新奇 !”张思怡表现得跃跃欲试。
渐黄的稻田、洋溢着法式风情的宿里民宿、文艺范十足的栀咖啡……采风团的第二站来到地处老山南麓的响堂村,这里三面环山,一面抱水,是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村庄。近年来,在“艺术重构乡村”的理念下,响堂已成为一个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在网络上有着相当的人气。

碧空飞鸟,青草野花,溪涧稻田,艺术重构了响堂,带来了人们心灵上的舒缓和愉悦,也激发了无数创作的灵感。在南京传媒学院数媒专业的学生戴蒙看来,响堂的建筑颇具当地特色,泥塑、陶瓷、布艺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这里增添了文化意蕴。“我计划在后面的创作中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并据此制作完整而有趣味性的短视频。”戴蒙说。

据悉,“剧”荟浦口·首届网络微短剧大赛自8月2日启动,现正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优秀作品,报名截止日期为10月13日,作品报送截止日期为10月25日。大赛结合南京“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借助微短剧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全力展现浦口区的人文风情和生态美景,助力提升浦口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文 王瑞枫/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