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晓昊 通讯员 赵启福)“诸代表,我家门口的那条路上的树枝有些遮挡视线了,你看啥时候能够帮忙解决一下呀?”村民马大爷走进党群服务中心,向高淳区人大代表、双游村党总支书记诸新良反映道。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淳区漆桥街道积极顺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创新代表履职方式、压实代表干事责任、全面加强能力建设,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积极履职,为民服务显担当
走进双游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居民议事面对面活动现场早已座无虚席,区人大代表和双游村两委班子成员依次落座,细心倾听村民反映的急难愁盼,致力于帮助周边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我是老百姓选出来的人大代表,倾听民意,帮他们解决问题就是我的第一要务。现在有了人大代表联络站,我们定期会召开座谈会,收集群众选民对乡村发展的意见建议就更加方便了,同时也更直观、更高效、更便捷地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诸新良说道。
近年来,双游村依托双游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推广“代表码”,持续推动“家站点”建设管理工作,聚力实现人大代表“代表码”在“家站点”、党群服务中心和村务公开栏全覆盖。自今年2月平台正式运转以来,双游村共收集选民意见建议31条,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现已全部办结。通过建立民意收集、表达、落实、完成“全流程闭环”机制,双游村真正实现了民情“码”上反映,人大代表服务“零距离”。
“我们现在有问题直接扫码解决,一反映村委立马就有工作人员来跟我们了解情况,帮我们解决问题,既方便又高效。”双游村村民说。同时,诸新良还采用平时上门走访的形式,在家中庭院、田间地头广泛收集群众心中所想,以“联络人”身份渐渐成为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担当作为,乡村振兴促发展
2012年,依托村域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双游村因地制宜,聚力打造美丽乡村,不断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营造文明和谐宜居乡风,但后续的管理维护让村两委犯了难。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钱,日常管理维护需要钱,但是钱从哪里来呢?所以我们下定了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决心。”紧抓高淳区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这一契机,区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诸新良带领村两委着手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从流转土地建设大棚种草莓、西红柿,到打造双游村农民创业园完善产业链,诸新良从多个领域探索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那会儿引进机械大棚种果蔬,其实很多人不看好我们,直到后来农业种植成了规模,电商平台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口袋富裕了起来,才真正有了信心。”农业种植规模超1500亩、引进电商平台3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建成农产品加工车间4000平方米……一项项成就让双游村扎实筑牢联农助农致富增收路。

从市级经济薄弱村到现在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从没有任何产业到集农业种植、电商物流、百信药房等多样支柱产业于一体的集体经济新阵地,诸新良用心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逐步成为双游村乡村全面振兴的带头人。

扎根基层,聚焦民生守幸福
美丽乡村全面覆盖、乡村绿化覆盖率达40.6%、帮助156户成功创建“美丽庭院”……双游村在聚焦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聚焦小切口,解决微实事,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具持续性、安全感更有保障。
“之前老桠路路灯坏了,对道路行车安全有很大影响,我们也是跟诸代表反映了情况,后来给我们修理好了。”像这样为村民解决民生问题的例子还有很多,村域道路黑化、河塘清淤维护、停车场所出新、打造休闲广场……诸新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多项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地,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暑假期间的双游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阅览室和活动室内依旧活跃,放假在家的青少年在这里进行图书阅读、完成作业,并参与多样化文明实践活动,“我们从2020年开始就召集大学生志愿者和乡村教师为青少年提供暑期托管服务,帮助村民解决暑期看护难等问题。”诸新良说,现如今,暑期托管服务每年服务30余人。依托村集体经济的良好发展,双游村为困难学生和本科就读学生提供助学金和奖学金,全力营造爱心助学的浓厚氛围。
同时,双游村详细摸排村内老年人口状况、服务需求、服务资源等情况,灵活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为村内100余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并依托村内4个“文化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明生活。
双游村着力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想办法,在提升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全力推动民生建设提档升级、惠民政策落地生效,在问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促发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我将以优良的作风完成人大代表履职工作,为高淳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诸新良说。他将始终坚守人大代表初心,不断推动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