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财米油盐》| 从“民资入核”看民企与国家重大项目如何“双向奔赴”?

核电“上新”,民企“上车”!

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核准机组数量达11台,总投资超2400亿元。

人民网《财米油盐》了解到,该批项目中,每个项目的民企股比均达到了10%左右,且江苏徐圩、浙江三澳、山东招远等三个项目共计6台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在我国,“民资入”并非首次。

2020年,浙江吉利产投控股有限公司即对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持股2%,吃到了“民资入核”的“第一只螃蟹”。本次核准的浙江三澳核电二期工程同样有民资参与,4家民企共持股10%,较2020年整整翻了5倍。

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核电项目投资,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人民网《财米油盐》从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了解到,本次入股核电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实体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能够满足核电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支撑、资金支持。

民营企业与国家重大项目正在加速实现“双向奔赴”。今年以来,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目前总投资超过5万亿元。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加快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的同时,积极构建更加规范透明的制度环境。

如,国家发改委专门搭建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为项目搭建专场“直播间”。再如,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等4部门联合发文,对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给予用地用海、环评融资等保障支持。此外,国家发改委联合七家银行启动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截至8月20日,通过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完成贷款审批的民间投资项目达到1359个,涉及总投资1.95万亿元。

“两个毫不动摇”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本次“民资入”再次证明,国家重大项目不是民营企业的“禁地”。参与创新、不问出身。未来期待更多民营企业能够在与国家重大项目“双向奔赴”的过程中释放更多活力潜能。

总策划:孙海峰

制片人:章斐然 谢婷

监制:吕骞

策划:申佳平 李佳

文字:方经纶

摄像:史新培

剪辑:石雪 田奥勋

设计:林珊珊

包装:赵晨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