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明城墙是目前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历经650多年风雨依然巍峨不倒。通过定期清理墙体杂树杂草、周边环境整治改善等生态保护,明城墙再次焕发“青春活力”,成为镶嵌在南京山水城林间的一道美丽风景。近日,南京明城墙“盘活用好文化遗产资源,让世界看见城墙之美”项目,成功获评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

如果你想亲身感受南京的历史文脉,南京明城墙无疑是优选。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城墙、体会城墙的历史厚重感,也可以欣赏城墙沿线的风景。据了解,今年“五一”假期,南京城墙景区共接待省内外游客26.87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12.1%。


中山门至琵琶湖、西干长巷缺口、解放门至太平门段修缮应急抢险等近20个重点修缮项目的实施,恢复了南京城墙整体历史风貌,提升了城墙景观水平和历史价值,也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观赏条件。


南京城墙全长35.267公里,现存25.091公里。如何保持它的“健康”?据了解,城墙高大紧固,却很怕柔弱的草木。一方面,草木根系在城墙缝隙中生长,会导致墙体膨胀、城砖断裂,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和浆汁具有酸碱性,会侵蚀城砖。另一方面,草木过于茂盛带来墙体潮湿,容易产生霉变导致城砖酥脆,加速风化。每年春秋两季,工作人员清理杂树杂草,为650多岁的明城墙“美容”。


南京城墙积极展开跨界合作,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城墙灯会”“城墙音乐会”及在“城墙肚子”里开书店等一系列活动举措,让城墙融入城市生活,让公众共享文物保护成果,将“明城墙”变成“民城墙”。








南京明城墙,它很古老却也正青春,这个筋骨壮、颜值高的文化遗产正在步入下一个650年。
征稿启事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联合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将推出系列全媒体报道“满目新绿瞰南京·共庆华诞展新颜”,用赏心悦目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反映南京75年来的历史沿革及生态巨变,现向广大摄影摄像爱好者开展作品征集,具体方案如下:
一、征集内容
1、南京生态环境历史变迁与现状对比的图片、视频。
2、展示南京生态环境改善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的图片、视频(文末有典型点位列表)。
3、体现市民在优美生态环境中幸福生活,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喜庆生态氛围的图片、视频。
二、作品展示与奖励
优秀作品将及时在交汇点新闻、视觉江苏微信公众号、视觉江苏视频号刊发。精彩作品将有机会在新华日报刊登。
征稿长期有效,作品一经选用将发放稿费。
三、征集要求
投稿作品需为原创,画面清晰,能生动展现南京的生态环境之美和国庆氛围。
投稿作品需附简要说明,包括拍摄时间、地点、作品名称及简短描述。
四、投稿方式
上传视觉江苏网(www.vijs.net)或指定邮箱:138690716@qq.com,标题统一为:“满目新绿瞰南京+作品名称” ,作品务必提供图片说明和作者署名。
【典型点位列表】

策划:田梅
统筹:张筠
整合:金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