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你要知道:牢狱是极好的研究室呀!”这是雨花英烈邓中夏在“最后的来信”中对妻子夏明说的话,当时身处狱中的夏明把这句话摘抄进了日记里。9月29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的“雨花忠魂 三湘赤子——邓中夏烈士专题展”上,夏明的6本珍贵日记首次展出。
邓中夏,1894年生,湖南宜章人。在北京大学求学时,他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成为这场伟大爱国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伟大革命进程,成为最早的50名党员之一。1933年9月21日黎明,邓中夏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39岁。
“经过了8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展览对诸多史实背后的感人细节进行了详细挖掘。”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斌透露,夏明在狱中的日记是该局“红星计划”文物史料征集的最新成果,也是首次对外展出。

穿越近百年,6本日记静静地“躺”在展柜里,泛黄变脆的纸张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日记里不仅摘抄和写作了一些格律诗词,还有不少英文单词和语句。据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陈列展览部副部长胡卓然介绍,夏明在邓中夏的影响和帮助下,从几乎不识字到养成了读书与写日记的习惯。
在第五本日记的第147页上,夏明把丈夫被捕后她接到的最后一封信的内容抄录了下来。“当时怕被敌人发现,所以夏明毁掉了原件,但把信的内容抄录在了日记里。我们今天能够看到邓中夏烈士‘最后的来信’,也是因为夏明的摘抄。”胡卓然说,夏明在日记里以妻子的视角记录了革命烈士的生前故事与点滴细节,6本日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些内容能让我们更好地走近邓中夏烈士,看到一位有血有肉的英雄模范人物,也能感受到雨花英烈不仅有革命的壮志豪情,也有家庭的温情柔情。”

当天,邓中夏烈士亲属桂琪也来到了展览现场,她在发言中深切缅怀了邓中夏烈士光辉的一生,表示将继承烈士遗志。“这6本日记我们一直精心保存,希望可以有助于后人更好地研究邓中夏。”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邓中夏烈士诞辰130周年。据了解,此次展览除了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展出外,还将先后在上海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秦淮区文化馆以及雨花台区的学校巡展。展览将持续到明年3月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欢 范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