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南京人是怎样欢度国庆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庆游行庆典队伍的“策划案”是什么样的?南京人的国庆欢乐记忆有哪些? 29日上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档案馆、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市玄武湖公园管理处主办,梅园新村纪念馆承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协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南京档案史料展”,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

展览以欢度国庆节为主题,深度还原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南京人民庆祝国庆的历史场景,全方位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发展的时代面貌。展览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强国奋进之志。
75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南京人民庆祝国庆的方式不断改变,从新中国建国初期仪式感满满的游行庆典,到文化生活气息浓厚的游园游湖、联欢活动,再到当今庆祝形式多元的国庆黄金周,虽然庆祝的方式不断变化,但人们浓烈的爱国之心永恒不变。本展览以不同时代人们庆祝国庆活动的方式变化为主线,分为“幸福的海洋”“欢腾的聚会”和“逐梦的时代”三个单元。展览共展出近百份珍贵的国庆节档案资料和360余张历史照片,展示了75年来南京人民对祖国的崇敬和热爱。
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是展出了一批珍藏于南京市档案馆的有关南京人民庆祝国庆的档案史料,这些档案在本次展览中系首次公开展出。其中,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和十五周年的档案资料尤为详实、难得,覆盖国庆游行庆典筹备的方方面面,还有大量游行照片,全面反映了该时代国庆游行的风貌。富有时代特色的游行队伍方案的手绘长卷稿是档案史料中的看点之一。

20世纪70年代后,游园游湖成为南京人民庆祝国庆的主要方式。记者在现场还遇到一位“照片中的他”,如今已经61岁的孙溯浔,指着墙上一张“66年国庆”的照片介绍,这是他3岁时和姐姐一起参加国庆游园活动时拍摄的照片,“一晃58年过去了,我见证了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咱们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他说。

展览中还展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玄武湖公园历年举办国庆游园活动的游园券,游园券作为一种时代的见证,以独特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不同年代国庆活动的特色。此外,展览还展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邮票、国庆游行活动的各类票证等。
展览预计持续到2024年12月底,下一步还将推出线上全景展示,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即可在线观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