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9月30日上午,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系列纪录片《雨花忠魂》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举行开播仪式。该片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纪录片《雨花忠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雨花英烈的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首次以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28年的奋斗历程为主线,将雨花英烈的事迹贯穿其中,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揭示以雨花英烈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深刻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的问题。纪录片共4集,分别为《追寻真理》《疾风劲草》《救亡勇士》《托起黎明》,每集45分钟。
摄制组不仅仔细研究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整理汇总的烈士卷宗,还先后奔赴北京、上海、江苏、山西、广东、广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十余个省市寻访烈士战斗生活的足迹,还前往俄罗斯、美国等地的档案馆、图书馆,挖掘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献。
在俄罗斯国家社会历史政治档案馆和国家图书馆东方文献中心,摄制组查找到了赤色职工国际关于安置接收邓中夏烈士孩子的文件、黄励烈士和丈夫杨放之编辑的杂志《太平洋工人》原件等档案资料;在中国台湾,摄制组查找到了高波烈士被捕后国民党当局对他的提押电报原文,蒋介石要求将周镐烈士立即枪毙的电报原文,国民党当局要求上海租界引渡邓中夏烈士的行文等文件。
在创作过程中,摄制组对雨花英烈的档案资料进行深度挖掘和详细考证,为观众揭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晋夫烈士赠给新婚妻子一张精心设计的单人照,照片被裁剪成枫叶的形状,枫叶的花语是思念。新婚仅仅六天后,晋夫就前往前线,后被捕牺牲,妻子将这张记录了烈士铁骨柔情的定情信物珍藏了70多年。

又如孙晓梅烈士参加新四军后,面对家人不解,她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国不保,家何能存?”“梅等不敏,然不愿做时代之落伍人”“绝不做民族罪人”,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展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在民族危难之际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再比如,许包野烈士为恢复被敌人多次破坏的中共厦门党组织,在写给党中央的报告中,他前瞻性地提出“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加强党员的纪律观念和组织观念”。这些充满温度的细节呈现,使烈士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具有感染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