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班交接、师生巧手制“锦绣山河”、院士进校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近几日,江苏各地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国庆,他们用拳拳之心诠释爱国情、报国志。

护卫国旗,光荣使命!国旗班交接仪式进行时
9月30日,中华中学兴隆、雨花校区进行了一场庄严肃穆的仪式——新老国旗班交接仪式。随着庄严的国歌响起,2023级国旗班的32名队员迈着整齐的步伐,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入场。他们目光坚定,步伐铿锵有力,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的庄重和自豪。今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他们即将完成自己作为国旗班成员的最后一次升旗任务。

中华中学兴隆校区,护旗手将手中的国旗交给该校党委书记李兵,李书记接过国旗,对2023级国旗班在过去一年中的辛劳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中华中学雨花校区,该校副校长张海宁郑重地将国旗交给了2024级国旗班的护旗手。新一届国旗班都是由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的高一同学组成的。他们接过国旗,也接过了一项光荣的使命——护卫国旗,传承爱国精神。

随后,在全校师生的注目下,新一届国旗班队员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升国旗任务。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彰显良好的训练成果和对国旗的崇高敬意。随着国旗缓缓升起,全校师生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面飘扬的五星红旗上,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交接仪式象征着责任的传递,代表着新一代青年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使命的承担。随着国旗在晨风中飘扬,新一届国旗班的队员们将肩负起新的使命,继续在校园中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李兵表示,值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华中学举行“国旗班交接仪式”,以此致敬伟大祖国,增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传递对国家历史与成就的庄严致敬,更是对年轻一代责任感、使命感与爱国情怀的深刻培育。
为祖国庆生!师生巧手制“锦绣山河”
9月30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绘画活动。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主题,手持画笔,在学校精心铺设的75米绘画长卷上尽情挥洒创意,将一座座城市地标建筑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画卷之上。从巍峨的天安门到秀美的江南水乡,从现代化的都市天际线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与敬仰。

在镇江句容市边城中心小学的校园里,一件件精美的浆塑盆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些盆景不仅造型各异,而且寓意深刻,每一件都承载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祝福。据了解,这些浆塑盆景都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制作完成的,孩子们在制作这些作品的过程中,通过亲手塑造草莓、葡萄等农产品,以及风景、地铁等家乡元素,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富饶和美丽。“这些浆塑盆景让我感受到了家乡很多美景和变化,也感觉到了祖国越来越好了。我在这里祝祖国繁荣昌盛。”学生包佳琪说。

南通市张嘉佳少先队名辅导员工作室举行“江苏如东·新疆阿拉山口红领巾牵手庆华诞”活动。南通如东德耀小学、掘港小学的少先队员和新疆阿拉山口市中学的小伙伴们云端相聚,共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两地少先队员们用各自的语言向对方致以诚挚的问候。南通如东的少先队员热情地介绍了如东社会发展画卷,新疆阿拉山口同学们展示的新疆风光也让如东的小伙伴们心驰神往。最后,大家共同重温入队誓词,唱响同一首歌。
院士进校园,培育学生科技报国之志
9月27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贲德院士走进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用一场精彩的讲座,将顶尖的智慧带入这所百年名校。
近60年来,贲院士致力于雷达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在近乎空白的科研基础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在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是我国研制雷达的幕后功臣之一。讲座开始,贲院士的讲解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同学们对雷达知识的探索之门。从雷达的由来开始,贲院士讲述了雷达这一伟大发明在历史长河中的诞生历程,详细介绍了雷达的种类,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有着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在谈到雷达的工作原理时,贲德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阐释,让原本复杂高深的原理变得清晰可感。

而关于雷达的用途,更是涉及多个领域。从军用到民用,它的身影无处不在。在军事方面,从卫星发射到导弹拦截,雷达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同军事领域的 “千里眼”,时刻监测着各种动向;在民用领域,从航空飞行到气象监测,雷达为人们的生活保驾护航,无论是保障飞机的安全飞行,还是对天气变化进行精准的预测,都离不开雷达的功劳。

贲德院士的讲座中还穿插了丰富生动的案例,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雷达在不同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每一个案例都仿佛是一颗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同学们的心田。“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雷达知识,更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在校园里种下了热爱科学的种子,相信在未来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校长王艳飞说。

四肢灵活的机器狗神枪手、能感知障碍自动决策的无人战车、可精准投送物资的大型无人运载机……9月25日,南京理工大学杰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帅教授携其团队,为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同学们带来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科普讲座,并在大操场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项目演示,令同学们大开眼界。

陈帅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人工智能,智能无人系统的技术核心以及运用场景。他展示的未来城市作战场景,让大家深深领略到这项前沿科技的魅力。陈帅教授长期深耕于无人系统组合导航与智能导航的科研前沿,他的研究不仅关乎技术的突破,更承载着国家安全的重任。作为多项国防科研课题的主持人,他的团队成功研制了多款导航或测姿系统原理样机或算法软件,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和封锁,更为我国无人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实验与调试,是科研人员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奉献。

百闻不如一见。讲座之后,陈帅教授团队还给同学们现场演示了智能无人系统的多种运用,包括基于北斗卫星的空地协同智能无人巡逻系统、智能班组人机协同、不依赖卫星的无人车精准运送物资、不依赖卫星的无人蜂群技术、无人运载机精准投送应急救援物资等。其中,四肢灵活,能代替人类执行任务的机器狗神枪手尤为引人注目,它那矫健的身姿在操场上穿梭自如,仿佛拥有生命一般灵动。
“我与祖国共成长”,青春之火点燃运动精神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愿您在风雨中更加坚强,在辉煌中更加灿烂,愿祖国繁荣昌盛……”9月30日上午,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举办“我与祖国共成长”2024年国防嘉年华暨第九届“阳光体育”趣味运动会活动,比赛包含了“巧送鸡毛信”“穿越火线”“支援最前线”“飞夺泸定桥”和“战地急救”5个项目。

在过去,人们在信件上粘附鸡毛,来表示信件的紧急程度。故事的主人公海娃是儿童团团长。有一天,他接到了送鸡毛信的紧急任务。他机智地把信藏在羊尾巴下,面对敌人的盘问与搜查,他沉着应对。最终成功将鸡毛信送到八路军手中,为战斗胜利作出贡献。同学们在“巧送鸡毛信”比赛中,以团队赛的形式进行双人抱球、背球接力,把信藏在篮球下面进行运送。

战场上危机四伏,军人叔叔有时不得不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前进。以低姿态匍匐前进,可以较好地利用周围的地形隐蔽,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自身的安全。同学们在“穿越火线”比赛中以匍匐姿态前进,完成运送炸药包的艰巨任务。学校体育组老师们为学生营造了战地硝烟弥漫的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战地军人不惧困难,保家卫国的奉献精神。

“飞夺泸定桥”是1935年红军创造的行军史上的奇迹,当时百余米长的泸定桥,大部分桥板已被拆除,敌人以密集火力封锁桥面。20多名勇士组成夺桥突击队,勇敢地沿着充满炮火和硝烟的铁索前进,取得了长征过程中的重大胜利。在“飞夺泸定桥”比赛中,同学们分为3人一组,两人铺桥,一人快速通过,默契十足,体现了出色的团结协作能力。

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汪天玉表示,本次国防嘉年华活动不仅是一场趣味运动会,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通过“巧送鸡毛信”“穿越火线”“支援最前线”“飞夺泸定桥”和“战地急救”5个趣味运动项目,带领学生体验革命先辈的不屈斗志,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感受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与责任。“希望全体同学能够在比赛中展现出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把这次活动作为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向祖国母亲献礼!”汪天玉说。
9月29日,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的操场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学校第89届田径运动会的盛大开幕。在“奥运梦幻联动 荣耀薪火相传”主题下,各班方阵创意无限,花样展示着小田同学心中的奥运精神。

作为第一个出场的方阵,高一(1)班还原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110米跨栏夺金的荣耀时刻。班级体育委员吕彦和介绍,“刘翔夺金是中国男子田径上的一个壮举,班级方阵的这一设计表达了同学们对运动的喜爱和对中国运动崛起的希望,也表达着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以青春之火点燃女排精神,以凌云之志谱写少年篇章!”高一(7)班排球方阵的精彩亮相,赢得现场掌声、欢呼声不断。班长郝若曦说:“排球意味着积极向上,所以我们选用了《FLY HIGH》作为方阵的背景音乐,也想借这首歌来表达同学们对高中生活的美好期望,期望自己能奋发向上,飞得更高,打开更广阔的眼界。”

据南京田家炳中学副校长张雪峰介绍,今年运动会开幕式延续了第33届奥运会这一热点,各班级从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马术、滑板、游泳等大家熟悉的项目中选择展示内容。“从今天现场看,各班创意无限,有的展现了运动项目本身,有的介绍了该项运动的历史,有的班呈现了从啦啦队到颁奖的整个流程,很有趣味性,也很有意义,充分展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

“今年学生的整体水平比以往要更高一点,尤其很多学生长跑的能力较之前有很大提高。”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本届运动会裁判长李建军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学校在课程设置中,每天大课间增加一套数字操。他说:“秋季天气凉快后,把长跑项目也加入大课间。同时采用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选修项目,让学生在高中三年都能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并运用到比赛和平时的生活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刘莉 邵丹
通讯员 涂珊珊 汪阳 郑慧 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