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75年前,位于南京朝天宫街道的南京被服厂为新中国成立赶制了第一批五星红旗,18000面红旗插遍南京大街小巷,飘扬在新中国的上空,让国人无比热血澎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朝天宫的“前世今生”。
“一座朝天宫,半部南都史。”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水西门内的朝天宫,是江南地区建筑等级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亦是南京城开始的地方。朝天宫之名,系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太祖朱元璋下诏亲赐,取“朝拜上天”“朝见天子”之意。
朝天宫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500年前。春秋时期在今朝天宫后山已经出现了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三国东吴时期,孙权将此地作为东吴制造铜铁器的重要场所。明代的朝天宫是当时南京最大、最著名的道观,既作为皇室贵族焚香祈福的道场,同时也是春节、冬至、皇帝生日这三大节前文武百官演习朝拜天子礼仪的场所。明末,朝天宫部分建筑毁于战火。清代朝天宫得到重修。

朝天宫为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其建筑格局、样式、营造技术等,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红墙黄瓦,前殿后苑,作为一座有江南韵味的“故宫”,朝天宫也有着“金陵第一胜迹”的美誉。
朝天宫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的巡游之地,李白、刘禹锡、苏轼、王安石等人都曾在此留下经典之作。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为朝天宫题诗,后人立碑流传,至今是朝天宫重要景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朝天宫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建筑群重焕青春,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成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2005年,朝天宫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海内外游人了解南京历史与文化的最佳窗口。
文字:白雪
摄影:杨素平/视觉江苏
设计:郑玲玲
翻译:卫鑫
鸣谢: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