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庆节来临之际,江苏各地的街头巷尾被一面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和一团团鲜艳的花朵装扮一新。在满城洋溢的“国庆红”中,一个个“红马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从城市社区到交通路口,从旅游景区到文博场馆……志愿者们奔忙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用亲切的笑脸和热情的服务,为国庆假日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国庆黄金周,我们把镜头对准了这群可爱可敬的人,一起聆听他们的志愿服务故事。
“Good morning,节日快乐。”10月1日上午,玄武湖景区前的路口,南京市公安局交警五大队文明交通志愿者宋以平头戴一顶写着“文明交通志愿者”的小红帽,身穿红色马甲,热情地向路过的行人送上祝福。

红灯亮起,他右手举起小红旗,左手伸直胳膊,走上停止线,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笑着说:“早上好!请大家耐心等候,谢谢配合。”有人被宋以平的热情感染,也笑着回应:“早上好。”还有“老熟人”问:“老宋,今天换地方站岗啦?”宋以平解释:“假期玄武湖游客多,需要人手。”眼看黄灯即将亮起,他语调微微上扬:“嗨,大家可以做好准备,3、2、1,启动!”瞬间,一波行人和非机动车有序通过路口。
一个上午,这样的场景宋以平重复了上百遍。而站在路口,以灿烂的笑容、温馨的提醒和独创的交通指挥方式,帮助大家安全出行,他已经坚持了13年。
今年59岁的宋以平是句容人,年轻时就来到南京打工。2011年南京交警招募志愿者,他报了名,每天志愿服务三到四个小时,最常值守的地方是南京鼓楼广场。宋以平回忆,刚开始当志愿者时,他没有这么多“花样”。他仍记得,2011年7月,鼓楼广场地铁站施工,导致道路狭窄通行不便,再加上天气炎热,他时常会遇到骑车人闯红灯的情况,上前劝阻时对方不仅不听还说他“多管闲事”。
这种情况一多,他决定做一点改变。“很多人等红灯有些不耐烦,要尽可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大家有个好心情,”他通过电视节目学了几句简单的英文:“Good morning”“Ready,go”,融入到自己的指挥中。“我知道自己英语发音不是那么标准,但没关系,让大家乐一乐、笑一笑,心情不就好了吗?”他开始把行人和车主们当朋友相处,将遵守交通法规的叮嘱融入到每一个微笑、每一句“早上好”中。就这样,“老宋Style”产生了。
“服务时间久了,现在有很多路人还主动和我打招呼的。”这是让宋以平很自豪的事情,他说,有一次他因生病两天没“站岗”,一位每天路过鼓楼广场的医生还托人打听他的消息,关心他的健康。更让他高兴的是,志愿服务13年间,他也亲眼看到交通秩序在一点一点变好:“以前闯红灯的人多,现在少多了;以前外卖、快递小哥骑车特别快、走快车道,现在难得见到一两个;以前骑电动车没几个人戴头盔,现在基本都养成好习惯了……”“这些瞬间,让我觉得值得,我也会继续志愿服务下去。”宋以平笑着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