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候鸟翔集辽宁丹东鸭绿江口

【文化中国行】

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上海崇明东滩、山东东营黄河口、河北沧州南大港、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5处提名地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被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辽宁丹东鸭绿江口滩涂上翻飞的“鸟浪”奇观。(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光明图片)

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位于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兼具大陆与海洋性气候特征,这一独特环境孕育了内陆湿地与海岸带湿地、海洋生态的复合生态系统。图为在滩涂觅食的斑尾塍鹬。(徐谭 摄/光明图片)

其中,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北部,提名地内充沛的底栖动物和各种渔业资源,每年为二十万到四十万只候鸟提供了关键的能量补给来源,是重要的候鸟停歇地和补给站之一。图为在滩涂觅食的大批鸻鹬。(徐谭 摄/光明图片)

潮间带湿地是海水涨潮到最高位和退潮到最低位期间,暴露在空气中的海岸部分,是湿地的一种类型。附着或者生活在其中的种子、块茎,以及浮游动物、鱼虾螃蟹和贝类,支持着众多鸟类在此停歇、换羽、越冬或繁殖。图为在滩涂觅食的大杓鹬。(徐谭 摄/光明图片)

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遗产地总面积17244.9公顷,包括大洋河片区和二道沟片区,位置与保护区两个核心区基本重合,包含了保护区完整的潮间带体系,水鸟分布集中,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存最完好的区域。退潮后的栖息地航拍图。(徐谭 摄/光明图片)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鲁婧 徐谭 刘勇)

责编:肖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