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百年商会来了位女当家” ——专访香港潮州商会新任会长高佩璇

中新社香港10月4日电 题:“百年商会来了位女当家”——专访香港潮州商会新任会长高佩璇

中新社记者 戴梦岚

“百年商会来了位女当家。”近期,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高佩璇成为有103年历史的香港潮州商会首位女会长的消息公布后,有香港媒体如是评价。日前,当被问及如何看待“首位女会长”的称呼时,高佩璇微笑着对中新社记者说:“女会长首先是会长,她和男会长的责任是一样的。外界总觉得我们潮州人重男轻女,但在潮州商会没有这回事。”

1975年,高佩璇随家人从家乡广东汕头来香港打拼,投身纺织和丝绸行业。1979年,高佩璇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次年,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她回到汕头,投资建设来料加工服装厂,把进出口业务做到全国各地,开启她将香港经验带回中国内地,促进两地共同发展的人生历程。

日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潮州商会新任会长高佩璇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内地经济迅猛成长,高佩璇的生意触角向北拓展。1993年冬天,她来到辽宁沈阳,看到许多服装商贩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中露天经营,十分辛苦,于是决心兴建五爱市场服装城。现在,五爱市场已成为东北地区极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枢纽性服装批发市场,高佩璇也在当地拥有了“五爱小姐”的外号。

谈起这个外号的来由,高佩璇的回忆闸门打开,像说起和家人的故事。五爱市场刚开张时,商户们不理解她从南方带来的经商理念和做法,她就邀请香港理工大学、辽宁大学的专家来讲课,开阔大家的眼界和思路。当时沈阳服装个体户习惯用现金交易,每天一大包钱背来背去,高佩璇看到其中的不便和风险,将银行引进市场,提升了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那几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沈阳,商家们看到我在五爱市场,就很安心。应该说,这个外号是我和当地老百姓感情的见证。”

五爱市场走上正轨,高佩璇又在东北开拓了新的事业——抢救满族文化。2009年,时任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的高佩璇,偶然了解到黑龙江有一批60余吨的满语文化史料尚待整理研究,而当地掌握满语的人才较少。高佩璇觉得自己应该为这批史料做点什么,她回港向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请教,年过九旬的饶老只对她说了两个字:“抢救!”

“我问饶老为什么?他伸出手掌说,汉满蒙回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满文化丢失了,就会像五个手指缺了一根。”在饶老的指导下,高佩璇促成黑龙江大学和香港大学合作承担满族文化抢救开发研究项目,并出资500万元人民币资助研究。十几年间,项目培养了100多位学生,形成了两期研究成果,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图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潮州商会新任会长高佩璇向中新社记者介绍商会历史。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回顾四十多年商海沉浮,高佩璇对香港潮州商会给予的帮助铭感于心。“通过商会,我结识了许多海内外有影响力的潮籍企业家和社团领袖,这让我在事业发展和社会公益方面都受益良多。”高佩璇强调,特别是在支持与内地合作方面,商会帮助她促成了香港与黑龙江省、辽宁省的多项经贸合作。

展望任期内的会务重点,高佩璇说,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对香港潮州商会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继续发挥好自身作用提供了方向,未来将做好特区政府和会员之间的桥梁,鼓励会员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进一步扮演好商会在内地、香港及海外工商界中的“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角色。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