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全国秋收近四成 农民增收有新路→

“十一”以来,全国大部地区秋高气爽、天晴墒好,利于秋粮抢晴收获和小麦油菜趁墒播种,“三秋”生产进展顺利。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目前全国秋收近四成。

眼下,江西南昌的95万亩中稻相继成熟,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收割稻谷。安义县种粮大户孙龙星今年种植了430亩中稻,针对南方气温高且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今年他更换了优质抗高温水稻品种。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鼎湖镇西路村种粮大户 孙龙星:每亩产量在1300斤以上,而且这个米质也非常好,在市场上很好卖,算下来一亩收益在1500多块钱以上。

在吉林省梨树县团山子村,7500亩玉米正抓紧收获。由于当地一直采用保护性耕作模式来培肥地力,粮食产能逐年攀升。经过实收测产,亩产超过1800斤。今年,村里还新引进了三台新型玉米收割机,秸秆直接粉碎,一部分直接还田,一部分用于家畜饲料。

在秋粮生产中,各主产区也在围绕粮食本身,打造多元发展模式,带动种粮农民增收。

河北省故城县紧盯市场需求,把发展特色种植作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实现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今年他们种植了3万多亩高油酸花生。不仅油酸含量达75%以上,远高于普通花生,还具有抗氧化、耐储存等优势,经济价值更高了。

在江苏苏州吴江区的开弦弓村,村民们围绕稻田开发了新的增收模式,打造稻园、蟹园、桑园三个主要农业项目。同时,村里还建设了科技小院和工作站,围绕农耕文化开展课题研究,为村庄发展贡献力量。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党委书记 夏志骁:我们这片稻田其实就是做农业的一个实践科普的基地。未来我们是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给我们未来的研学加农文旅的实际性的一些市场化运营做一些探索。

责编:宗祺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