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在云雾间,青山城中现,养身宜自在,禅意通古今。”老山横贯南京市浦口区境内,是典型的城中山格局,是浦口重要的生态名片。在这里,中华虎凤蝶、东方白鹮、拉步甲等纷纷“安家落户”;整饬一新的废弃宕口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出特色文旅项目华昌龙之谷;响堂、不老村、水墨大埝等闭塞山村美丽蝶变,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百里老山,也在经历一场蜕变。从“经济用材林”到“生态观赏林”,老山林相修复每年都被写入浦口区两会报告。2018年起,浦口已累计投入数千万元,对老山的低效林、残次林、葛藤危害区进行深度改造,通过清除病死树和藤蔓攀附、间伐补植乡土树种、提升再造景观节点,以人工干预的方式改善林分结构,让老山景观更有层次,更富神韵。



实践证明,好的生态是可以变现的。老山脚下的响堂村内,栀咖啡、大马营、堂屋、宿里等品牌相继落地,让城市居民在山谷里收获别样体验。2023年,响堂累计接待游客32.65万人次,同比增长165.02%,实现旅游收入2107.47万元,同比增长488.45%。



近年来,浦口区将老山保护作为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性工程,坚守生态红线,严控开发强度,系统推进森林抚育、矿坑治理、林相修复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南京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8—2027年)》显示,允许配建商业设施的区域不到30%,而禁止开发的生态保育区达到57.9%。

绿色发展不是不发展、慢发展,而是生态优先地可持续发展。千百年来,老山滋养了祖祖辈辈的浦口人,时至今日,浦口区仍有24个村(社区)的居民生活在老山脚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站在南京市浦口区老山之巅远眺,山林里“物种宝库”阵容越来越庞大,山下的人们时时逐“绿”而行,人与自然在此和谐共生。
征稿启事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联合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将推出系列全媒体报道“满目新绿瞰南京·共庆华诞展新颜”,用赏心悦目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反映南京75年来的历史沿革及生态巨变,现向广大摄影摄像爱好者开展作品征集,具体方案如下:
一、征集内容
1.南京生态环境历史变迁与现状对比的图片、视频。
2.展示南京生态环境改善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的图片、视频(文末有典型点位列表)。
3.体现市民在优美生态环境中幸福生活,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喜庆生态氛围的图片、视频。
二、作品展示与奖励
优秀作品将及时在交汇点新闻、视觉江苏微信公众号、视觉江苏视频号刊发。精彩作品将有机会在新华日报刊登。
征稿长期有效,作品一经选用将发放稿费。
三、征集要求
投稿作品需为原创,画面清晰,能生动展现南京的生态环境之美和国庆氛围。
投稿作品需附简要说明,包括拍摄时间、地点、作品名称及简短描述。
四、投稿方式
上传视觉江苏网(www.vijs.net)或指定邮箱:138690716@qq.com,标题统一为:“满目新绿瞰南京+作品名称” ,作品务必提供图片说明和作者署名。
【典型点位列表】

策划:田梅
统筹:张筠
整合:杨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