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运冠军全红婵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宴后,因在宴会结束时打包剩余食物而引起热议,被人称为“国宴打包第一人”。而某些网友却认为,在国宴打包剩菜,会不会有失体面,甚至有人直言“太丢人了”。
其实,不管参加什么样的聚餐、宴会,把没有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样的行为不仅不“丢人”,还值得点赞、值得效仿。反倒是那些以“大方”为名浪费食物的做法,才是可耻的,应当给予谴责。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通过多年的宣传与推广,我国城乡已基本形成“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光盘行动”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为。
但是,现实中还是有一些人脑子里缺少“节约”这根弦,不仅自己不去践行“光盘行动”,还会对别人将剩饭剩菜打包的做法说三道四、指指点点,甚至冷嘲热讽。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厉行节约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不断强化全链条治理的意识,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才能更好地塑造“人人讲节约、处处见行动”的良好氛围,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蔚然成风。
全红婵出身于边远乡村,她比别人更能理解生活的艰辛,也更能懂得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她有机会参加国宴,主动把多余的食物打包,这是节约习惯之下的自觉行为。这样的行为丝毫不影响她被众多体育迷所喜爱的现实,相反,这种良好的习惯还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尊重。而所有全红婵的粉丝们也不妨以她为榜样,拒绝餐饮浪费,践行“光盘行动”,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提高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意识,养成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习惯。
(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