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江苏盐城:治水惠民 绘就新时代淮河安澜新图景

【旧闻摘要】

1951年10月4日,专区治淮工程指挥部、政治部发布治淮动员令:毛主席号召我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充分说明人民政府关心人民疾苦,下决心把旧中国的淮河带给人民的灾难,在我们新中国人民手里,不仅根除,而且变水患为水利。

我们盐城区对治淮工程,主要是开辟入海灌溉渠,负担由淮安摇头河向东,至滨海扁担港入海的一段工程。如此不仅排除淮河水患,而且可灌溉两千五百万亩土地,并使滨海垦区土质改变,扩种棉花,推动工农业生产,发展充实国防力量与经济力量,改善人民生活,替我们淮河流域人民创造了美好远景。

——摘自1951年11月9日新闻报道

800多年前,黄河夺淮夺走了淮河入海水道,淮河成了没有出海口的水患河。

能否让淮河洪水入海为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着手根治淮河水患,淮河治理从此翻开历史新页。1950年9月,国家组织编写《淮河入海水道查勘报告》,提出淮河入海水道方案——修建苏北灌溉总渠;1953年5月,苏北灌溉总渠建成;1991年11月,国务院决定“‘九五’期间建设入海水道”;1999年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批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10月21日,工程全面建成,通过竣工验收,淮河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夙愿,正在变成现实。

今年69岁的吕旗树是滨海县三友村人,当年家就在河道选址之上,见证了淮河由大水泛滥变大河安澜。“如今这些年,再也没遭过水灾,日子过得安安稳稳。”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从无路入海、水系紊乱到蓄泄兼筹、疏通出路,治淮久久为功。2009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实施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2014年5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列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2019年12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委托评估。

2022年7月30日,治淮迎来新节点——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先导工程正式开工。

为实现淮河流域安澜梦想,盐城市立即成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抽调技术骨干、名校优生充实建管力量,超常规完成先导工程张家河闸站初设报批;从确定代理到招标公告发布,15人团队连续作战22个小时;并联推进质监等手续办理,为工程如期开工奠定基础。

挖宽挖深河道、培高加固堤防、扩建控制枢纽、疏浚沿线河道——二期工程使入海水道设计行洪流量由2270立方米/秒提高到7000立方米/秒,可进一步提高洪泽湖的洪水调蓄能力,加快淮河中游洪水下泄,有力保障淮河流域2000多万人口、3000多万亩耕地防洪安全。

针对复杂工况施工导流、大规模长距离跨区域土方调运等重难点问题,二期先导工程张家河闸站超序时推进。“今年汛期前已全面投入使用,使滨海县城排涝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主任仓基俊说,入汛以来,张家河闸站已开闸排涝7次,累计开闸运行330余小时,排涝水6084万立方米,有效防范了强降水引发滨海县城积涝。

晚饭过后出门锻炼,是土生土长的滨海县东坎街道居民孟怀祥每天的“仪式感”。“出了家门就是公园,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我们滨海人咋能离了淮河!”孟怀祥说。

在各方坚守和努力下,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市水利局数据显示,目前,在建工程涉及河道工程28.3公里,穿堤建筑物4座,枢纽工程2座,共12个施工标段,累计完成工程投资74亿元,连续两年超额完成投资任务。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攻坚之势、实干之姿,扎实做好要素保障,持续强化建设管理,确保按时序进度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各项任务,早日发挥重大项目防风险、保安全、稳增长、惠民生的综合效益。

“筑世纪工程、保淮河安澜”,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堤坝上的醒目大字在耀眼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可以想见,当千里淮河重现百舸争流,处在龙头位置的盐城,将成为淮河入海口一颗耀眼的明珠。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