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养老费用每月3万元 却要大女儿负担90%,法院怎么判?

交汇点讯 近日,南通的黄奶奶与王爷爷一家陷入了养老纠纷中,黄奶奶和王爷爷育有两女,月退休金加起来近一万四千元,按理说,晚年生活不应为物质而忧,但最近却因为高端养老机构的费用谁来承担问题,将大女儿告上法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202112月之前,两位老人一直跟随小女儿生活,202112月小女儿因病入院后,考虑到老人无人照顾,大女儿自己也年龄大了,遂将两位老人送往江苏南通某康复护理院生活。

1月,黄奶奶在护理院摔伤,接受了股骨头置换手术。20232月出院后,小女儿将母亲转至苏州某民营康复医院,父亲入住苏州某高端养老服务机构。这两家民营养老机构每人每月的生活护理费用高达近万元,且黄奶奶需要额外护理费用近万元,加上饮食费用,每月总费用逾3万元。

尽管两位老人收入较高,但却不足以覆盖养老机构所需费用,那么这个费用谁来出呢?

两位老人认为,此前与小女儿生活和谐,因大女儿的决定才导致黄奶奶受伤,至今无法自理,还需承担巨额医疗及护理费用。据此,他们向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法院起诉,要求大女儿承担两位老人自60岁起至黄奶奶摔伤之前的赡养费、自费承担的医疗费及护理费30余万元;黄奶奶摔伤之后的赡养费(两位老人每人每月按2200元标准)、医疗费(已发生10.9万元,此后按90%计算)、护理费(已发生21.6万元,此后按90%计算)及餐费1.6万元。

明明有两个女儿,却让大女儿承担90%,合理吗?

崇川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及第一千零七十四条的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本案中,两位老人有两个女儿,均为赡养义务人,不应因一方未被要求承担赡养义务而免除其法定责任。虽然老人拒不将小女儿列为被告,但法庭在审理时扣除小女儿应承担的部分,以此确定大女儿的责任。故原告主张大女儿承担90%责任没有法律依据,被告大女儿仅应承担赡养责任的50%。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赡养人须承担对老年人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慰藉,关照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二款亦规定,成年子女若不履行赡养职责,生活困顿或缺乏劳动能力的父母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本案中被告作为长女,应承担对父母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父母生活困难时给予经济供养。2023年1月之前,二老的退休金足以应对日常开支,故缺乏要求子女经济供养的事实依据;2023年1月后,黄奶奶因摔伤生活不能自理,开支剧增,长女应在经济上供养。

当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此前大女儿选择将父母送往养老机构,认可机构养老方式,老人也愿意采取这种方式。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应考虑赡养人与被赡养人的生活水平,避免费用过高超出赡养人经济承受能力。虽然目前选择机构养老并无不当,但所选民营养老机构每月总费用逾3万元,而大女儿退休金仅8000元,两老人实际开支远超赡养人承受范围。

最终,法院判决老人自60岁起至2023年1月前的医疗费、护理费等均由其自行承担;从2023年1月起已发生的护理费、医疗费、餐费,扣除老人的退休工资,按照2个赡养义务人分摊的原则,判令被告大女儿支付2.8万余元;此后,根据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之间须保持同一生活水平的原则,判令被告大女儿每月支付父亲赡养费500元,支付母亲赡养费3000元。一审判决后,原告不服提起上诉,近日,南通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日益凸显。赡养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基于血缘或抚养关系产生的子女对父母的法定义务。这一义务要求子女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支持和关怀,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尊严得到保障。

法律上对赡养义务人,赡养的方式,赡养费给付的标准都有明确规定,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1.哪些是赡养义务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及第一千零七十四条的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子女已故或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因此,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的主要为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具有血亲关系的人。

此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于有能力履行赡养义务但未履行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2.赡养需要钱,但不止于金钱

赡养是法定义务,且该义务不会因他人赡养行为而得以免除。赡养涵盖两大核心内容:一是经济上的供养,二是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

在经济供养方面,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若其经济状况不足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有权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子女不能以父母拥有退休金或其他经济来源为由,拒绝对父母承担赡养责任。

在精神供养方面,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部分老年人可能反过来资助子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需要赡养。子女仍需对老年人给予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关注和尊重,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尽量多陪伴老人。

3.赡养的方式如何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一般采用居家养老的方式。如果老人身体的原因、家人年纪偏大无法给予居家照顾或双方自愿等原因采用机构养老的方式,法律也是认可的。但开支必须要有合理性,与赡养义务人生活水平相一致,否则容易导致保障老人生存权的同时影响赡养义务人日常生活,影响其生存权。

4.赡养费的标准怎么定?

赡养费标准确定的原则是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保持同一生活水平,要结合赡养人和被赡养人经济状况、生活需求和实际开销等因素综合而定。法院在作出判决时,旨在平衡双方的利益,确保被赡养人能够得到应有的照顾,同时也不过分加重赡养义务人的经济负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严磊

通讯员 陈美

责编:贲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