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从“50后”到“00后”!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

交汇点讯 10月11日,重阳节,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曹玉蓉、王进勤、陈嵘等9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成为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他们将讲述家族故事,为历史作证。据悉,目前已有32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第三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大多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家庭的二代、三代,也有部分第四代,年龄从“50后”到“00后”跨越近60年。

任颖和儿子于恬祥来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薛玉娟的家庭。任颖是南京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2014年,任颖曾作为骨干教师,参与编写《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小学版)——血火记忆》。她说:“我要把外婆的真实经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为学生还原历史;作为教研员,要发挥专业优势,带领广大教师做好实践研究,例如加强馆校合作,利用纪念馆场馆资源来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赋能大思政课堂,实现协同育人。”

“00后”小学生于恬祥今年9岁,他是此次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我希望儿子通过参与历史记忆传承活动,收获勇气和责任心,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今后他将成为小小讲述者,把家族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他也会来参与纪念馆志愿活动,号召更多的同龄人铭记历史。”任颖说。

“00后”大学生蒋秉錞是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桂香的曾外孙。“曾外祖母曾远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我从日本青年的眼中看见了对历史的愧疚和对老人的钦佩,从那一刻起,传播历史的种子便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蒋秉錞目前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他表示,声音是记忆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作为学习播音主持的学生,今后我会发挥专业优势,把这段历史讲述给更多人听,用声音传播历史。”

“90后”青年阮杰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阮定东的孙子,受爷爷的影响,大学毕业后,阮杰加入纪念馆紫金草志愿服务队,平日里只要有空就会来纪念馆做志愿者,向国内外观众讲述爷爷的经历。

历史记忆正在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未来,这支传承人队伍还将进一步扩容,历史见证者终将离开,但正义与和平不会凋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岩岩/文 万程鹏/摄影 高鑫/视频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