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集萃教育基金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年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全国首个以推动大学生带薪实习教育(CO-OP)模式为战略的基金会——集萃教育基金会正式启动。

活动上,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英国萨里大学校长逯高清,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院长刘庆,上海大学原校长罗宏杰,江苏大学原副校长程晓农等6位基金会的倡议发起人,与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相城区多位领导和首批捐赠的企业家代表一道,共同启动集萃教育基金会。
CO-OP是一种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参加CO-OP项目的学生以学年或学期为单位进行产学交替,学生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工作进行定期轮换,通过学习与工作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目前,全世界共有100多所大学实行CO-OP项目。
为何要成立集萃教育基金会?“工程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二级调研员李永乐表示,我国工程师培养的规模、质量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但目前还存在着工程师培养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水平质量不够高等问题。需要把工程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构建起国家战略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发起人之一,长三角国创中心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告诉记者,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跨区域协同首先要建立高校与产业的桥梁以及全球创新高地和长三角地区之间的桥梁。此次成立的基金会将推动CO-OP项目在中国的发展,让高校来解决企业遇到技术难题,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探索更多创新教育模式,推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为社会培养有理想并具备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启动仪式上,苏州汉骅创始人Matt和Nicole、苏州亿创特董事长晏培杰、芯三代董事长施建新、苏州集萃高合材料创始人张丕军作为首批捐赠者,分别捐赠了其所在企业价值1000万元的股权,支持CO-OP教育发展。集萃教育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席林建华为企业家颁发了捐赠证书。会上,集萃合作教育联盟还与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集萃教育基金会联合倡议发起人刘庆与WACE联合主席Sampan Silapanad签约。双方将共同支持体系内的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开展合作交流,并为学生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推动CO-OP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发展。集萃合作教育联盟由集萃教育基金会倡议组建,首批发起单位包括15家中国高校和17家国内外企业,联盟旨在搭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间沟通协作网络,推动CO-OP模式在中国的推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