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百图百景瞰江苏|苏州张家港:激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奋斗强音

滚滚江潮,奔流入海

铸就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伟力

75年来,张家港创造了一个个发展奇迹

综合实力常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名

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全民全域的精神追求、价值认同

彰显着这座城市的人文气韵、精神高度

迈进新时代

张家港人奋力奔跑在

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

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道路上

勇当改革先锋、创新先锋、转型先锋、文明先锋

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以下图片请横屏观看)

张家港城区鸟瞰。 施柏荣 摄
2024年8月,张家港市一角。施柏荣 摄
张家港市区。陈林 摄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陆江山 摄
暨阳湖。季俊甫 摄
梁丰生态园。陈林 摄
张家港高铁站。许海斌 摄
沪苏通铁路。施柏荣 摄
张家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石小蛟 摄
张家港湾。陈勇 摄

~~~~时光的分割线~~~~

1962年,长江入海口的沙洲设立行政区划

拥有了一张全新的“身份证”:沙洲县

1986年,撤县建市

从此,有了一个名为张家港的港口城市

靠着“说了算,定了干”的坚毅

凭着“后发也能赶超”的决心

这里实现了从“苏南边角料”到“全国明星城”的精彩蝶变

【张家港港】

198357日,第一艘外籍万吨货轮成功靠泊张家港港,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港口第一次驶进和停泊外国籍船舶。张家港市委宣传部提供
9月29日,在张家港港集装箱码头,货轮在泊位上有序装卸作业,卡车在堆场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施柏荣 摄

【张家港保税区】

1986年原港区镇西大街建设场。张龙法 摄
如今的张家港保税区灯光璀璨。马砚 摄

【张家港湾】

生态环境整治前的张家港湾。张家港市委宣传部提供
整治后的张家港湾。王单 摄

【人民路】

1989年的杨舍镇人民路。张家港市委宣传部提供
如今的张家港市区人民路。杨海平 摄

【一干河】

1979年的一干河工地。张家港市委宣传部提供
一干河现貌。张家港市委宣传部提供

征稿启事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示新时代新江苏城乡各地的最美瞬间和壮美画卷,自2024年6月11日起,新华日报在头版及要闻版推出“百图百景瞰江苏”专栏,刊登全省13个设区市及95个县(市、区)的全景鸟瞰图。交汇点新闻等平台推出“百图百景瞰江苏”融媒体专栏,同步推送13个设区市以及95个县(市、区)的全景鸟瞰及新旧对比照片。现面向全体记者及特约摄影师征稿。要求如下:

1.老照片

拍摄于1949—2004年间,画面清晰,信息准确,航拍照和地拍照均可,地标辨识度高,所提供照片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不引起相关法律纠纷;

2.新照片

2024年内拍摄的城市全景照片,白天照片要见蓝天白云和城市面貌;晚上的要体现城市亮化效果;与相关老照片同角度最佳;

画面内容要反映新时代以来各设区市、县(市、区)取得建设成就和面貌变化;

画面清晰、构图恢弘、信息量大,地标性建筑显著,表现出城市特色,表现出城市山水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特点,展示生态建设成就。

来稿请直接上传视觉江苏网(www.vijs.net),或发送邮箱:baitubaijing@163.com。格式:“百图百景瞰江苏+城市名”。

温馨提示:请未留下联系方式的作者与我们联系(025-58680304 联系人:李老师),我们将及时为您奉上稿费。

总策划 双传学 顾雷鸣

策划    田梅 包闻军

统筹    肖勇 涂珂 李仲勋

文字    徐瑞雅

图片提供 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 张家港市委宣传部 视觉江苏网

责编:陈越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