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 老西门大街:昔日繁荣街巷,今犹独特古韵

老西门大街位于淮安古城西端,东接西长街,西靠古城墙,南依文渠,北与棋盘小街相连,全长约380米,45。因同淮安府衙前一条东西走向的东、西门大街接近同名,建国后改称老西门大街。

老西门大街发端于淮安老城西门庆成门,是淮安老城中,以城门为起点的四条大街中唯一侥幸保存下来保持原有风貌的古街。遗憾的是,作为大街端点的庆成门上,重檐城楼以及偏门单檐城楼皆毁于战乱。

庆成门遗址

老西门大街的沿街民居,仍然保留着清末民初时期砖木结构小瓦店面房、小瓦楼房的建筑风貌,其中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32处。

老街西南是文渠的源头——矶心闸,紧靠城墙便是西水关。隔河相望就是风景秀丽的月湖。老街内共有三座桥,连接文渠两岸,东端连接西长街的南市桥,中段有连接县西街的草桥,西端连接去月湖的兵马寺巷的红桥。

昔日的老西门大街是淮安城内进出西门码头、轮船码头的唯一的通道。明清时期,正德帝、康熙、乾隆、嘉庆皆从老西门大街进(出)淮安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著名作家袁鹰、著名的少儿团体新安旅行团等都是从这条街走出淮安城,登上小火轮,走向全国的。

这条大街上还诞生了一个革命家庭——杨肖禹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杨肖禹和长子杨道生毅然变卖了田地房屋和杂货店,毁家闹革命。病逝后,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为其撰写了墓志铭,中直机关党委也向她敬送了挽联。

西门大街西段东首有一幢具有典型江淮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的二层楼房,这座楼房是淮安化学工业的摇篮、第一家民族化学工业的生产厂家——霍氏皂所的旧址。20世纪30年代初,私营工商业主霍培元、霍培亨两兄弟创办培元化学制造厂生产的“国光牌”肥皂、歪子油等民用化工产品,畅销两淮、泗阳、宿迁等地,供不应求。

文字:刘霞

审校:徐爱明

图片:纪星名

计:曹家瑞

翻译:卫鑫

鸣谢:淮安区地方志办公室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