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天庙街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东大街南侧,因当地著名的道教宫观都天庙而得名,是清江浦区目前保留较为完整的老街之一。
都天庙始建于明朝,清乾隆、嘉庆年间曾大修。起初规模宏大,建有牌楼、山门殿、中殿和后殿。现仅存中殿,坐北朝南,青砖小瓦,纹饰华美,梁枋扇窗构造精巧,虽历经两百年风雨仍雄姿犹存。2006年6月,都天庙被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都天庙是为纪念唐代开元年间进士张巡而建。安史之乱时,张巡为抗击叛军,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坚守睢阳数月,终因粮尽援绝城陷而死,但阻止了叛军南下,保障了江淮地区的安全稳定。张巡被江淮人民尊为防疫、禳灾、驱魔的护井之神——都天大帝,并建庙塑像奉祀他。因此,都天庙并非清江浦独有,江淮一带都能看到都天庙的遗迹。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马星孚、戴拱北二人在此庙内创设“国医学社”,招收学徒传授国医学。同年夏秋间疫病流行,淮安中医中药界在此庙内设“施医施药处”,为贫苦百姓免费看病抓药。1949年后,淮阴大舞台设在庙内,演地方戏曲,之后还有蚕茧站、办公场所设于庙内,后又改为工厂宿舍。

2011年,都天庙维修及环境整治工程启动,2014年2月,都天庙对外开放。2022年,淮安市启动实施都天庙历史文化风貌区改造项目,该项目入选江苏省城市更新第一批试点项目。
文字:刘霞
图片:陈军 等
设计:杨晓珑
翻译:卫鑫
鸣谢:淮安市清江浦区地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