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凭借带血丝袜,扬州警方侦破23年前杀人积案

交汇点讯 23年前在宝应县氾水镇发生的凶杀案,终于尘埃落定。10月16日,扬州市公安局在宝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这起长期悬而未决的命案最终告破。依托现代刑侦技术,警方成功抓捕了犯罪嫌疑人,正义终于得到彰显。

2001年7月3日的凌晨,宝应县氾水镇的一栋农村二层小楼内,发生了一场残忍的命案。一名女子被残忍杀害,现场的电视机倒在地上,浸满血迹的棉被、受害人胸口的多处创伤以及沾有血迹的丝袜,成为警方最初勘查的关键物证。

案发后,扬州市公安局立即启动命案侦破机制,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勘查和排查工作。围绕嫌疑人特征,专案组民警凭借着“铁脚板”和“勤笔头”,对周边乡镇近12万人进行逐人逐户登门全量走访,对毗邻案发地周边乡镇约2万人匹配对象进行了逐一摸排,形成了摸排卷宗38本。然而,案件留给警方的线索极为有限,当时的刑侦技术也相对落后,案件陷入困境。

“寻访、摸排、比对、分析、再寻访,所有人都期盼能从中找到新的线索、新的突破,这么多年来,不管到哪个岗位,这个案件就像一根刺扎在我们心里。”宝应县公安局副局长李扬说。民警来了一茬又一茬,这起命案的卷宗也几经交接。每次翻看泛黄的卷宗,专案组民警都会再一次坚定信念,一棒接一棒开展线索摸排,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案件打破僵局,一次又一次在新技术中寻找突破口。其中关键物证丝袜在23年中来来回回被送检了无数次、又妥善入库保存了无数次。

今年,在江苏省“夏季行动”及“净网2023”等专项行动的推动下,扬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对多起命案积案进行起底式梳理。专案组对2001年命案现场的物证进行新一轮检测,利用最新的生物样本提取技术,成功从当年的丝袜上剥离出可疑生物样本。

9月11日,经过反复比对,锁定了居住在扬州市邗江区的戴某为嫌疑人。9月12日,宝应警方在扬州一处工地将戴某成功抓获。“抓捕时,他非常冷静,保持沉默。带回审讯后,他拒不承认任何罪行。”宝应县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张志豪回忆抓捕过程时说道。戴某起初顽抗不招,但在警方的强大审讯攻势下,他最终供认了23年前的犯罪事实。案发当日,戴某通过踩点发现被害人家中一楼窗户未关好,趁夜入室本想实施盗窃,然而见到被害人衣衫单薄,他临时起意进行侵犯。遭到激烈反抗后,戴某残忍将其杀害,随后逃离现场。随着戴某的供述,长达23年的悬案终于画上句号。

这起命案的成功告破,标志着宝应公安在打击严重暴力犯罪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也再次证明了现代刑侦技术的强大力量。扬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杨林表示,扬州警方将继续强化刑侦新技术的应用,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近年来,扬州共攻克6起15年以上本地命案积案,其中时间跨度最长的达34年。今年,攻克两起,同步对命案逃犯开展追踪缉捕,先后协助外省市侦破命案积案33起,抓获命案逃犯43名,坚决守牢了社会平安底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源

责编:韩然百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