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交汇点评|城市“人才日”要从“引入”向“融入”升级

10月17日,安徽省淮北市迎来首个“人才日”,正式加入全国多个设区市以专属节日致敬、厚待和服务人才的行列。从2017年,深圳率先在全国设区市中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设立“人才日”,到目前,全国至少有30个设区市选择人才工作重大节点、重要事件发生时间,以及节气节日、历史杰出人物诞辰等设立人才专属节日。

为人才设立专属节日是对人才的尊重和礼遇。以南京为例,将“人才日”设在5月18日,2022年的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给该校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赋予了这个日子特殊的意义。这样的举措不仅为人才提供了精神激励,更向全社会传递了尊重知识、珍视人才的强烈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在设立“人才日”时,都注重结合自身特色和需求,策划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雅安市在“人才日”期间向合作高校发放“熊猫卡”,为专家提供奖励和激励资金,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房”等优惠措施。这些举措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给予了人才全方位的关怀与支持,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流入,并提升人才的留存率。

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为人才设立专属节日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才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当城市汇聚了大量优秀人才时,就会形成知识和技术的集聚效应,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以深圳为例,自2017年设立“人才日”以来,该市不断完善人才制度,激发人才活力,到2022年已拥有全职院士86人、高层次人才2.2万人,人才总量超过662万人。这些优秀人才的汇聚有力地推动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设立“人才日”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真正落实人才政策、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一些城市可能存在“人才日”期间活动丰富多彩,但在其他时间对人才关注不够的情况。如何从“一天”到“每天”?需要城市管理者将对人才的重视贯穿于全年的工作中,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全国多地为人才设立专属节日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体现了城市在人才竞争中的主动作为和发展智慧。面向未来,如何促使人才从“引入”迈向“融入”,进而实现人才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使人才真正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这需要城市与人才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人才日”这一重要平台,持续优化人才政策,全力构建更加优越的人才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缩短人才与城市相互适应、相互磨合的时间。另一方面,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在城市中能够尽情施展才华、充分实现自身价值。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价值与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不竭动力。

(胡安静)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