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如何减肥才更科学?这部权威指南告诉你→

国家卫生健康委17日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这是国内首部肥胖多学科诊疗的权威指南。

目前,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如何,呈现出哪些特点?

《指南》指出,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成年人的肥胖症患病率达16.4%。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6-17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6.8%和3.6%。

我国人群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呈现以下特点:

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比例,均高于女性;

男性肥胖症患病率在35-39岁达到峰值,而女性则为70-74岁;

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地区普遍高于南方地区;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较高,男性则相反。

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症导致的死亡在全因死亡中占比由1990年的2.8%,上升至2019年的7.2%。

如何减肥更科学?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到底该如何科学减肥?这部权威指南,对规范我国肥胖症临床诊疗,又有哪些作用?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明确了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指出:

1

肥胖症治疗的主要目的

减少蓄积在体内过多的脂肪

降低肥胖症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2

减重过程中需关注

脱水、肌少症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建议每3—6个月,对减重效果和代谢指标进行评估。

3

减重目标应进行分层设定

对于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可设定为在3—6个月之内,至少将体重降低5%-15%并维持;

对于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则可设定更高的减重目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纪立农:我们在临床中也见到过很多的女性,出于临时目的,比如她的小孩要结婚了,想穿裙子,穿更好看的衣服,所以临时用几个月的药。她的主要目的是在这件事之前把体重减下来,之后可能就没有动力了,但是对体重的控制会有不良影响。如果体重反复波动,目前的临床的研究显示,它可以让寿命更短。

肥胖症的病因复杂,因此,干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等。《指南》指出,对于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应当积极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 张鹏:从肥胖的治疗来说,有运动康复、精神心理、营养、内分泌甚至还有减重手术,把不同科室放在一起,提供一站式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一个综合化的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 张忠涛:肥胖病人到了医院,不知道看哪一科,我们特别强调,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未来可能会在一些大的医院建立体重管理中心,更方便肥胖患者的诊治。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