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们的印象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桥多是纤巧玲珑的。而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境内的三里桥,却有所不同。此桥气势恢宏,犹如一条青龙,腾空云跃于古运河之上,颇有一种“弯弯飞桥出,横空真奇绝”的意境。
三里桥在松陵老城北门外,横跨京杭大运河,距城约三里,故名三里桥。始建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年),明代天顺六年(1462年)、清代嘉庆二年(1797年)两度重建,现存之桥为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江苏省水利总局督同吴江、震泽两县官民重修而成。
现存的三里桥,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总长50.4米,净跨16米,矢高达12.5米,是吴江境内200余座古石桥中最高的一座。桥台阶东为45级,西为46级,由花岗石构筑,栱圈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此桥除了高度雄居吴江诸桥之冠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在东桥台建有纤道,纤道台前宽1.15米,南北侧宽0.80米,古时来往船只上的背纤人可沿着这条纤道,直接从桥下通过。

三里桥不仅是一座方便通行之桥,也是一座历史文化之桥。1986年,三里桥被列为第二批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由国务院于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翌年5月国家文物局在《关于印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的通知》中明确三里桥为与京杭大运河有关的文物遗存,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2018年8月,三里桥被列为危桥后,文物部门积极做好抢救性保护工作。2020年3月上旬起,三里桥修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2021年底,三里桥修缮保护工程完成。2023年,三里桥生态园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工,这座吴江人逛了700年的公园“焕新”归来,为周边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健身、露营、遛娃、city walk的新去处。
文字:聂伟
图片:松陵街道
设计:杨晓珑
翻译:卫鑫
鸣谢:苏州市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