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将于明日重审一审宣判

10月25日上午9时30分,“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一审将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此次宣判,当年遭余华英拐卖的杨妞花以及其姐姐与家人,都来到了贵阳,等待宣判结果。

10月24日,潮新闻记者见到杨妞花以及其代理律师、河北十力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文广律师,听他们讲述案件一路走来的不易,以及面对再次宣判,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潮新闻记者 戴利强 摄

杨妞花:期待“战役”胜利告慰父母

在秋高气爽的贵阳,潮新闻记者在酒店见到了杨妞花。因这两日说话太多,她的声音些微嘶哑,但这并不影响她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坚定。“我希望尽快判决,但避免不了她(指余华英)会上诉,所以我们已经做好她还会上诉的最坏打算,就是我还需要再来两次。”

这意味着,杨妞花的这场“复仇之战”,还未真正获得胜利。“因为没有等到最终拿到结果的那一刻,都不算赢。”杨妞花明白,这场战役,并不是她一个人面对,在她背后有着被余华英拐卖的十余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以及千千万万还没寻亲成功的家庭,“正如我们的案子,因为有其他被拐儿童站出来指证余华英,才走到现在这一步,这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

接受采访时,杨妞花特意援引了一句自己很喜欢的话:“一个人称之为孤勇,一群人称之为群英,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就是群英,所以我们明天见证的就是法治中国。”

杨妞花说,早逝的父母也在等一个最终判决。几乎每次到父母坟头,她都会拿着最新的案件进展通知书,有立案回执、有一审判决书,但一直还没等到最终结果,“等到那一天,我一定会拿着到父母坟头,告慰他们。”

每次庭审或宣判,杨妞花和姐姐都会到场。她希望通过热点案件的影响力,让那些不敢站出来的孩子看到,找到家并不会影响现在的生活,“我们只是收获了更多爱我们的家人,要相信父母是爱你们的,也希望他们能够在我的故事里面看到,每个人都是可以一次次在困难中站起来,重点不是以前有多苦,而是现在站起来。”

杨妞花 潮新闻记者 戴利强 摄

同时,她也想看到余华英什么时候能真心悔过,但她还没有等到。“我还记得一审时,我想象过余华英会哭,甚至想着她会给大家下跪道歉,但都没有,她还和我们发生争执。”

在杨妞花看来,余华英毫无共情能力,“她理解不了任何人,她的心里面只有她自己,而且钱比什么都重要。”在重审一审7个小时的庭审时间里,杨妞花印象最深刻的是和余华英的两次对视。

“我们对视了10秒钟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她下巴上扬,微眯着眼睛看着我。”杨妞花直言,那双眼睛给他的感觉,似乎是在向她传递“当年怎么没有弄死这个孩子”这样的心情。面对这样的直视,杨妞花没有退缩。

但在杨妞花看来,自己已经被余华英“杀害”过一次了,“拐卖相等于‘杀害’,大家听到被拐走17个孩子,每一个孩子背后都可能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留下的孩子甚至再也看不到父母的笑脸,所以我坚定希望余华英能被重判。”鉴于余华英从不主动交代拐卖孩子的情况,杨妞花认为,一个毫无悔过之意的人,如何能被轻易原谅。

在等待最终结果的时间里,杨妞花说,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人,照顾家庭,好好经营生活。在能力范围之内,她所经营的小店也为寻亲家庭提供公安系统的采血卡,“他们在我这里采完血,可以直接寄到公安局。”

如今,家里人更喜欢喊她“妞妞”,但也会偶尔喊她“素燕”。她说,想和姐姐一样身份证上能是父亲的姓氏,但“李素燕”的人生,她也坦然接受,“我幸福的生活是从婚后开始的,那个时候我就是李素燕,所以无论是李素燕还是杨妞花,她都是我。”

律师:余华英仍有上诉权利

从一审、一审宣判,到发回重审和重审开庭,王文广律师全程参与了此案。他说,与杨妞花相识时,拐卖案远未开始,“我就感觉她是一个非常柔弱的小女生,但通过余华英拐卖儿童案,我发现柔弱的女子真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王文广很明白,若是没有杨妞花的坚持,可能没有今天这个结果,甚至可能发现不了余华英拐卖了这么多孩子。“当时以为余华英除了拐卖杨妞花外,最多再有三五个孩子,没想到从8名,到11名,甚至到现在的17名被拐儿童。”

王文广律师 潮新闻记者 戴利强 摄

王文广直言,这个案件的意义在于,若被拐儿童找到原生家庭,还是非常有必要站出来指认,“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其他被拐孩子的一个责任和担当。”幸运的是,目前已知当年被余华英拐卖的17名儿童均已被找到。

除了这17名儿童,还有更多吗?这是杨妞花与王文广,甚至很多网友共同的疑问。事实上,王文广也多次在庭审上质疑余华英,在1992年至2004年整个拐卖过程里,从1997年至2002年这6年时间没有任何犯罪记录,“从其整个犯罪过程和犯罪时间来看,这段时间是个空白点,我觉得不可思议。”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没有更多证据查证余华英在空白点是否有犯罪,“庭上我们也让她做解释,但她是沉默的。”

冷漠是余华英给王文广最强烈的印象,这份冷漠也一直贯穿案件审理过程。先后四次在庭审上与余华英面对面,王文广依然认为余华英没有真正的悔罪态度。“到现在为止,余华英到底用什么手段拐卖儿童,我们依然不清楚,庭审上问,她都说我不记得了。”甚至,该案目前涉及的17名被拐儿童,没有一起是余华英主动交代的。

从第一次审理,余华英曾说过“对不起”,到第二次庭上有一些鞠躬道歉外,王文广在最近一次庭审上,没有看到余华英有任何歉意,“我们能看到她的无动于衷和冷漠。”并且,余华英会在庭上以“年少不懂事”“被人教唆”等理由狡辩,王文广直言,这样的狡辩无疑是对旁听的受害人家庭的又一次伤害。

此外,很多网友非常关心此次宣判是否为终审宣判,王文广给出了更详细的解答——余华英拐卖儿童案2023年一审判决余华英死刑,余华英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但在二审期间因发现余华英有新的拐卖事实没有被查到,导致案件发回重审,“所以目前发回重审是一个一审程序,因此无论明天结果是什么,余华英还是有权利提起上诉的。”

2024年10月11日上午10时,备受社会关注的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案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开庭。图源央视新闻

案件回顾:

据媒体公开报道,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

当时,经审理查明:被告人余华英于1993年至1996年期间伙同龚某良(已故),在贵州省、重庆市等地共拐卖儿童11名。其行为已构成拐卖儿童罪,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应予以严惩。面对死刑判决结果,被告人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

2023年11月28日,此案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二审庭审中,余华英对一审认定其拐卖儿童十一名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当庭认罪,仅提出了量刑过重的上诉理由;其辩护人提出余华英有坦白情节,认为量刑过重,建议从轻处罚。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提出了附带民事部分判赔数额过低的上诉理由。

二审开庭审理时,杨妞花等被害人及家属作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到庭参加诉讼。

二审庭审后,检察机关以经公安机关初查又发现上诉人余华英在云南省还涉嫌拐卖儿童的其他犯罪事实,有漏罪没有处理,为全面、准确、有力打击犯罪,保障被告人依法享有的上诉权,建议将本案发回重审。

2024年1月8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作出二审裁定,发回重审。法院认为,原判遗漏原审被告人余华英其他拐卖儿童的犯罪事实,部分事实不清楚,为查清上诉人余华英全部犯罪事实,应予重审。

2024年10月11日,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一审开庭,其被控拐卖儿童的人数从11人增至17人。彼时,王文广向记者表示,就检方量刑建议方面,检方依旧认为余华英犯罪事实属于特别严重,建议判决死刑。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