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长江江豚保护日,长江江豚是长江特有的古老物种,在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后,它是长江中唯一的哺乳动物,被喻为“水中大熊猫”“微笑天使”。
【生态花朵】
随着长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更加活跃。2023—2024年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动态调查情况显示,在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稳定且数量呈增长趋势。
2024年5月17日,长江南京段,两头长江江豚在夕阳下跳跃嬉戏,构成美丽的“生态花朵”。蒋宁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024年2月10日,长江南京段,长江江豚逐浪嬉戏。蒋宁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2023年1月9日,长江南京段,长江江豚与鸬鹚“同框”。蒋宁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爱心救助】
长江江豚是长江中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动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长江江豚保护成效离不开多方努力,离不开“江河卫士”们的守护。
2024年2月11日,一头尾部有明显外伤的长江江豚在长江南京段被发现。2月16日,在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的指导下,由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组织,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南京海事局、长江南京航道局大胜关航道处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将伤病长江江豚成功打捞上岸,并送至南京海底世界救治。这是全国首次对长江干流野生伤病江豚主动搜救的成功捕捞案例。
2024年2月16日,长江南京段,无动力船上的两名船员合力将伤病长江江豚抱出水面。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2024年2月17日,伤病长江江豚医疗救治全面展开。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2024年2月19日拍摄的伤病长江江豚。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2024年2月22日,医疗团队正在为伤病长江江豚拍摄X光片。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2024年5月30日,一头小长江江豚在南京八卦洲搁浅,南京江䐁保护协会和有关部门组织专人展开施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一路同行】
为保护长江江豚,南京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及志愿活动,增强市民保护长江江豚的意识。
2024年5月9日,“长江江豚号”主题有轨电车亮相南京,乘客不仅可以欣赏长江江豚的可爱形象,还能了解长江生态保护知识。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文超摄
2024年3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的江豚应急救护演练与保护研讨活动在南京举办。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2024年2月1日,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在南京市鼓楼区江豚城市公园开展“守卫长江生命 共护生态长江”江豚救护志愿者培训活动,学生体验江豚巡护员工作,进行长江岸线巡护、寻觅长江江豚、模拟江豚搁浅的场景开展救护实操演练。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最美偶遇】
南京是整个长江流域唯一在城区中心江段能够近距离观赏到野生江豚的大城市,并有江豚种群稳定栖居于此,沿岸居民在江边“偶遇”江豚已成常态。
2023年6月10日,位于长江南京鼓楼段滨江岸线上一处长江江豚观测点,市民游客“打卡”拍照。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俨摄
南京鼓楼滨江风光带长江江豚观赏地经常有长江江豚出现,吸引市民耐心等待长江江豚的身影。谈俊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策划:涂珂
视频拍摄:武家敏
素材提供:靖江市融媒体中心
视频剪辑:曹凯琪
整合:金琎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