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司前街,跨古京杭运河与荻塘河交汇处。形制壮观,为吴江境内桥梁之最。
平望地处江南水乡,历史悠久,据记载始于西汉,汉通运河,晋凿荻塘,隋唐以来,这里淼然一波,湖光水色,一望皆平,平望因此得名。南北走向的古京杭大运河与东西走向的荻塘河,在平望东南处呈侧丁字形交汇,安德桥雄跨荻塘河两岸。
安德桥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公元766年~779年)。南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重建(一说为宋淳熙十二年陶庄重建),当时“一境之内,桥之高峻无逾此者”。明清两代多次修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由当时的水利工程总局重建,桥为南北走向,单孔石拱结构,桥面宽4.53米,全桥长54米,矢高9.3米,跨径11.5米。跨度大,桥孔高,气势雄伟,为平望镇的古桥中最高的一座,曾是平望镇的制高点和地标。桥下水流湍急,舟船昼夜不息。

天光水色,一望皆平。登桥远眺,可见浩渺莺湖,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唐代任湖州刺史的名臣颜真卿曾游平望,作五言诗《登平望桥下作》,有“登楼试长望,望极与天平,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的佳句。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作诗《过平望》,诗云“乱港交穿市,高桅过得帆”,盛赞石桥雄伟。
众河汇集,烟火平望。1986年7月1日,安德桥被列入第二批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9月,吴江行政区划变更,被调整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大运河”附属文物点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字:聂伟
图片:视觉中国
设计:郑诚
翻译:卫鑫
鸣谢:苏州市吴江区地方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