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虽然很惨,但它的“出院照”有点过分可爱……

交汇点讯 又是一年候鸟迁飞季,近日一只在南京养病一年的冬候鸟普通鵟(kuáng)康复出院,回到大自然怀抱。

普通鵟是老鹰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月下旬,有大量普通鵟迁徙至南京,它们或留在南京越冬,或短暂休息后继续往南飞。在一年康复期后,这只于上一个迁徙季受伤的普通鵟,再次回归正常生活轨迹。

虽然阔别野外一年,但这只普通鵟知道前路在何方。重回野外,它轻轻抖动翅膀,用力一蹬脚下的树桩,没一会儿就振翅高飞,毅然决然地朝着远方飞去。

这一人与自然短暂和谐接触的画面背后,是一个暖心的故事。故事要从去年11月讲起。当时,一只骨折的普通鵟被送到红山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经过检查后,当天兽医院立即为它安排手术。兽医邓长林回忆道,拍摄X光片后,他们看到,普通鵟右侧肱骨发生明显骨折。

手术非常成功。休养康复3个月后,兽医再次为普通鵟做X光检查。从这张可爱又可喜的“出院照”——X光片上,邓长林看到,普通鵟断掉的骨头已经基本愈合。

出院后,普通鵟转入康复院。休养的3个月里,它一直住在救护中心,由救护中心主管陈月龙等人悉心照顾着。“换药、消炎、喂食……虽空间有限,我们还是为它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帮助它完成术后的初期恢复。”陈月龙说。

康复笼舍四周是木板,能保护普通鵟羽毛不被笼网戳伤。笼舍里种着一些植物,并且搭建有一些栖架,让普通鵟有遮蔽和休息的地方。工作人员日常也不会与普通鵟直接接触,他们透过木板缝隙,默默关注普通鵟的康复情况。这是为了保持它的野性,让它能更好地重新融入大自然,与人类保持应有的距离。

作为猎食者和航行者,普通鵟重返野外,还需要结实的肌肉。因此,工作人员化身复健员,用树枝引导,帮它做运动,维护它的飞行能力。

看着它从一开始飞得小心翼翼,到后来匀速平稳地飞行,还能在笼舍里轻松地绕上几圈,陈月龙知道,是时候送它回家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图片来自南京红山动物园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