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江苏三市入选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

工信部办公厅近日发布

《关于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

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

(工信厅电子函〔2024〕351号)

确定了全国39个城市为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

江苏三市成功入选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名单

试点内容

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结合当地北斗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特点和建设情况,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

通过“北斗+”“+北斗”与区域特色、产业基础相融合,持续开展北斗特色和创新应用,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构建新的产业链。各试点城市至少选择一个领域开展试点工作。

01

聚焦大众消费领域,提升北斗应用感知度和普及率

试点城市以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共享出行、低空应用无人机等领域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研制和生产北斗产品,持续提高产品供给能力。分区域有步骤开展大众消费领域搭载北斗应用,建立动态监管和反馈机制,持续跟踪和改善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深入拓展北斗在大众消费领域应用深度和广度,培育北斗大众消费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02

聚焦工业制造领域,加速北斗行业应用赋能

试点城市应结合地区特点和建设情况,加快在汽车、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推广北斗应用。鼓励依托车联网、智能网联相关平台建设,全面扩大重点营运车辆、公共领域车辆、商用车和乘用车北斗搭载比例。鼓励引导内河、沿海、远近洋等区域航行的船舶加速装载北斗。鼓励加大对航空器领域相关企业扶持,加快开展北斗导航、短报文等适航设备研制攻关和应用。鼓励挖掘机器人领域北斗应用新场景。围绕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要素比较优势,拓展北斗赋能工业制造领域新场景应用。

03

聚焦融合创新领域,不断挖掘“北斗+”应用新场景

试点城市结合其产业能力、地域优势、行业特色等基础,积极探索产业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创新,打造建设一批创新应用平台,在各行各业培育形成一批“北斗+”融合创新应用。引导企业开展北斗与5G、高分遥感、惯性导航、高精度视觉、短距互联、超宽带(UWB)定位、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推动北斗系统在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应用,促进北斗应用与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海洋、精准农业等新场景深度融合。

许特显 摄

南京是

江苏北斗应用推广的核心城市

北斗产业结构完整、应用成果显著、

用户分布广泛、配套基础稳固、

政策保障充分

此次入选全国试点城市

必将对北斗产业长远发展

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定位、导航、授时全球服务能力,当前北斗规模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

产业体系完备

全市北斗产业涵盖北斗导航芯片、元器件、模块、天线组件、终端设备、软件研发、位置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集聚了江苏北斗研究院、星宇芯联、多伦科技、中天安驰等北斗应用相关的重点企业。

生态建设繁荣

北斗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以江北新区、江宁区、雨花台区、鼓楼区为代表的“一核心、三片区”的北斗产业园区。

公共平台齐全

南京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已实现为全市百余家单位、万余用户提供厘米级高精度位置服务,累计为企业节约超亿元成本。江苏北斗卫星导航检测中心建成了覆盖卫星导航、通信技术、电磁兼容等领域的检测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服务能力,服务领域贯穿卫星导航上中下游的产品链,服务行业覆盖交通、农业、海洋渔业、海关、无人机等领域。智慧南京时空大数据平台已累计服务近50个行政单位的160余个应用系统,全年累计服务访问量达34亿次。

推广优势突出

围绕深化北斗应用推广,南京持续推动北斗技术在生态安全、应急管理、精准农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和推广普及,已经形成了跨江大桥沉降监测应用试点、智慧农路管理系统、北斗警用综合应用服务系统等典型应用案例,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下一步,南京将抢抓北斗规模应用及试点城市建设难得契机,面向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大领域,聚焦低空经济、共享出行、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网、先进通信等细分方向,持续筑牢韧性更强的北斗产业基础,加快建成覆盖更广的北斗基础设施,提升大众消费领域的北斗应用渗透,加速工业制造领域的北斗行业赋能,挖掘北斗融合创新应用潜力,全力提升全市北斗规模应用的能级水平。

素材来源:南京市工信局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