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西施,“四大美人”之首,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笔作诗。这位从苎萝山下走出来的浣纱女,如何在烽火燎原中背负起国家大义?11月2日至3日,国家级艺术团队携手才华横溢的青年舞者,将西施赴吴前的传奇故事,以一场视觉盛宴的形式,呈现于江苏大剧院的舞台之上。

舞剧《西施》的开始,是西施与郑旦告别亲人旧友、往事故土,行舟赴吴。
回首之际,时间倒转,越王勾践结束质子生活回归故乡。越国相范蠡奉命寻找世间美人,与西施于山水间相逢。西施与郑旦告别家眷,随范蠡入宫门、习宫训。在种种机缘之下,西施与范蠡渐生情愫。越王卧薪尝胆之日终于走向尽头,而此时的西施与范蠡也面临着困难抉择,是爱情还是家国?是长相厮守还是身赴大义?
一方红绢两花烛,西施以孤身一人的婚礼,葬别了与范蠡的爱情,也葬别了过往的自己……

自2023年6月起,舞剧《西施》自杭州扬帆起航,在国内杭州、上海、长沙、武汉、广州、珠海、深圳等18个城市巡演40余场,更是受邀前往韩国多场艺术节演出,并斩获最佳剧目奖。一路走过,社交媒体话题热度一路飙升,社交平台的文章视频阅读量和点击量频频破万,收获十余万“西施粉”。

舞剧《西施》主创阵容强大,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受聘为舞剧《西施》艺术总指导,杨丽萍曾表示:“舞剧《西施》从年轻人的角度,完成了对经典IP的全新解读,很有新意,也很有想法。”中国著名作家、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十一届主席冯双白担任该剧的文学顾问,现任辽宁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辽宁歌舞团首席王韬瑞是该剧的总编导。编导张振国、徐静娴是中国优秀青年舞蹈家,服装设计阳东霖、造型设计贾雷曾担任《平潭映象》和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服装和造型设计。此外,该剧还邀请了有市场热度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年舞蹈家加盟演出,力求用时尚感让年轻人看懂西施。

《西施》在舞蹈语汇方面,有许多深得中国古典舞精髓的精彩舞段,比如西施的响屐舞、教习嬷嬷的独舞、越国士兵的船拳舞,每个舞段各有亮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西施的代表舞段“响屐舞”,据传由西施首创,是世界上最早的“踢踏舞”。西施与众宫女穿着木屐、裙系小铃,在木板舞台上翩翩起舞。该段舞蹈视频还在各大平台火爆出圈,收获全网几十万点赞。

在舞剧《西施》中,还能找到许多中华传统武术的踪影。教习嬷嬷的独舞将弹跳与武功技巧相结合,刚柔并济。越国士兵的船拳舞,灵感来自江南的非遗项目船拳。过去渔民在船头练拳,不同于陆地习武,既要顾及狭小有限的空间,又要适应风浪颠簸的环境,所以形成了动作紧凑、躲闪灵活等特点。

舞剧《西施》由阳东霖和贾雷分别担任服装和造型的设计制作,他们曾担任过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服装造型设计,此次两人在舞剧《西施》中再度联手,希望打造一个游走于时尚与古典间的新国风的概念。舞剧《西施》的服装制式是根据春秋时期古越服饰特色进行意象化提炼的,用色更是选自中国传统色,比如响屐舞中浓烈的胭脂和朱红色、郑旦身上的石青色,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国画颜色。
舞剧《西施》出品人、总制作人谢琼表示:“西施是中国人文的金字招牌,西施是一种女性力量,是我们女性的榜样,这部作品让我感悟到了西施心怀天下的大气情怀,这是一场探索女性成长与蜕变的绽放之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