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地评线】交汇点评|友好空间彰显“有爱”城市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南京市竹蜻蜓儿童友好街区作为道路空间适儿化改造可复制典型经验入选其中。

据了解该路段此前道路、管线破损严重,人车混行,上学、放学时段交通拥堵,存在安全隐患。经过改造后,沿街建筑后退3至8米,车道数由2车道改至1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拓宽至2米,该路段还建设彩色通学路径,改造了路口7处,提升了校园围墙景观廊道,新增候学区,1100米的道路不仅变得安全通畅,周围还建成了儿童友好公园和小型城市客厅。

短短1100米的城市街巷,经过改造后成了一片儿童友好街区。一个小空间折射出了城市治理的大智慧,更显示出了南京充满人情味的“有爱”一面。儿童,作为城市的希望,他们的茁壮成长关系到城市的未来,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也正是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生动体现,传递出对儿童的满满爱意。

当前,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尚在起步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新城与新社区在规划之初就进行了布局,将儿童友好的设施与空间纳入其中。从色彩斑斓、充满趣味的儿童公园,到社区里安全舒适的小型游乐场,这些精心设计的空间为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还有一些城市的老城区正在进行更新改造,也将儿童友好型空间的建设纳入了改造规划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比如,将一些闲置的街角空地改造成儿童涂鸦墙和小型沙地;对老旧社区的公园进行升级,增加儿童活动区域和防护设施。

当城市中遍布这样的儿童友好空间时,孩子们拥有了更多的安全空间和玩耍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城市的幸福感与安全感有很大的提升。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是一项意义非凡的事业,它是城市送给孩子们的珍贵礼物,也是城市走向更加温暖与和谐的重要一步。

当然,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只是城市发展与更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也期待更多友好型社区与空间的诞生。“友好”是一种和谐的状态,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友好互动。在友好型社区里,老人可以悠然自得地晒太阳,年轻人可以轻松地开展社交活动,儿童可以快乐地嬉戏。这种和谐的环境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我们也能从这些“友好”空间中深刻感受到我们与城市、与环境之间积极而美好的互动关系,最终让城市成为所有人心中最温馨的家园。

(范杰逊)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