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老师,你看我的简历上还有什么要完善的吗?”“我对这家企业很感兴趣,我可以先进去参观体验一下吗?”“贵单位需要我这个专业的学生吗?”高校大学生的这些疑问和期待,从今日起都可以在“青柠实践实境课堂”服务平台得到帮助。


10月31日下午,南京市委人才办、团南京市委举办在宁大学生社会实践青春分享会,会上“青柠实践实境课堂”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据介绍,“青柠实践实境课堂”由南京团市委联合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共同搭建,聚焦高校大学生实习实践需求,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团队的高效便捷的实习实践综合服务平台。
该平台汇聚了众多在宁高新园区、科创平台、重点企业等入驻,在“我的南京”APP和“南京大学生版”APP均上线专题频道,定期于每月1日发布不少于100个“可报名”课程供大学生团队在线自主选课、约课,每次课程不少于1.5个小时,内容包括企业参观、专题报告、座谈交流等环节,以务实举措为在校大学生成才就业服务。
同时,依托该平台机制加强校企联动,引导大学生提前了解南京产业发展及重点企业,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记者登录平台后看到,目前已经有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司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华为(南京)数字经济赋能中心、国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21家单位团体共发布118个课程。


平台入驻单位代表、天创机器人创始人刘爽表示,青年人才永远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创业至今,天创一步步从17人团队发展为300余人的大家庭,成为国内巡检机器人出货量第一的企业。作为一名年轻的创业者,他希望尽己所能为大学生群体创业就业提供帮助。近两年,他回母校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做讲座分享时感觉到,能与青年学生分享心得、分析产业、畅想时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此次面向大学生开通参访体验课程,也是希望从企业视角为大学生做信息分享、趋势判断和价值传递,“希望更好帮助他们提升认知、答疑解惑,甚至帮助他们职业发展少走弯路”。
城市与青年的相遇,是一场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当天活动中,来自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天津大学的4名研究生同学作为代表分享了各自参与南京共青团“青柠实践”项目的亲身经历。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2024级研究生戎润祥在分享中表示,今年暑假他通过“青柠实践”项目走进途牛科技公司,此次实习改变了他对程序员的刻板印象。在公司的一次旧项目重构工作中,他经过长时间摸索找到问题所在,利用一些更现代的工具和技术来优化代码,把复杂的逻辑拆分成更易维护的小模块,这个过程让他感觉到了巨大的成就感。“程序员不仅仅是‘修电脑的’,我们也是‘建筑师’,构建起一个稳固而可靠的系统结构。”
团市委书记荣飞在活动中表示,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南京团市委始终站稳青年立场,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深度推进共青团校地融合发展,主动与在宁高校、优质企业加强交流合作,探索全周期多领域创新型实践育人模式,让大学生读好“职场体验”“社会阅历”等无字之书。接下来,南京共青团将深入推进校地融合,持续深化“双百共建”机制,优化大学生实习实践、志愿服务、就业帮扶服务平台,促进大学生群体对城市发展全面感知,增强学子长期留宁工作生活的坚定信心,助力在宁高校学子继续满载希望与梦想,在实践中追梦成长,让“好印象”成就“好未来”。
当天,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20所驻宁高校师生代表和支持大学生在宁实习实践的企业代表、各级团组织代表等15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青春市集”,为大学生们提供岗位咨询、AI面试、政策推介等就业服务。启动仪式结束后,100余名大学生还前往华为创新中心等6个“青柠实践实境课堂”参访实践,“抢鲜体验”。
大学生朋友们,快来扫描你的实践礼包密码,搜索“青柠实践实境课堂”,我们在南京等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通讯员 李红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