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你好,这里是江苏!|万福桥:历经磨难,大桥重获新生

扬州广陵区万福大桥,地处江淮生态大走廊的中心,被人们形象称为“江淮心”“扬州眼”。

扬州廖家沟形成于明代,承担八成淮河入江泄水量,被誉为“天下第一沟”。因其长期阻隔仙女镇(现江都区)与城区交通,1849年,扬州盐商集资建成人行木桥于沟上,起名万福桥。桥长502米,曾是苏北第一长桥,也是扬州至苏北腹地人员商贸往来唯一陆上通道。

历史上,万福桥多遭磨难,曾三次毁于战火。1853年,太平天国战火纷飞,扬州大地烽烟四起,清军为阻滞太平军北上齐鲁、东进泰州通州,将万福桥烧毁。太平天国失败后,扬州盐运使筹措资金主持重建了万福桥。北伐战争时期,军阀孙传芳兵败撤退路过扬州,为阻断追兵,一把火焚烧万福桥。1937年,江苏修筑浦口至启东公路,重建钢筋混凝土万福桥。竣工2个月后,“卢沟桥事变”爆发,7个月后,侵华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万福桥惨案”。1949年1月,国民党撤退时再次将万福桥毁坏。

新中国成立后,万福桥得以修复。1956年,考虑扬州东西交通需要,在老万福桥以北100米处,修建闸桥,依然命名万福。1962年,历经百年战火沧桑的老万福桥被拆除。2013年,扬州为加快推进江广融合发展,缓解东西向交通压力,开建新万福大桥,大桥于2015年建成通车。

蓝天白云映衬下,万福大桥更显气魄和美丽。

万福大桥是扬州新地标,它横跨风光旖旎的廖家沟之上,全长664米,主跨188米,桥宽22米,是扬州市首座双层自锚式悬索塔楼景观桥,在国内外建桥史上尚属首次。

万福大桥底座形似“凯旋门”,上有楼阁,檐角古朴典雅,宝顶金碧辉煌,4座铜牛“坐镇”东西桥面,寓意着扬州市民,敦厚、朴实、勤劳、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

如今,这座大桥已成为饱览扬州生态风光的新景点。登上百米塔顶,可一览江淮生态廊道。

文字:白雪

摄影:左毅/视觉江苏

设计:朱丹清

翻译:卫鑫

鸣谢:扬州市广陵区地方志办公室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