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相隔400年的两幅《清明上河图》有这样的渊源

说起北宋绘画

总会想到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

创作的描绘当时都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繁华景象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宋代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局部

而辽宁省博物馆的馆藏名画中

也有一幅《清明上河图》

作者不是张择端,而是另有其人

这人就是“明四家”之一的仇英

明代 仇英 《清明上河图》 局部

《清明上河图》从北宋到明朝,竟然有了“同胞兄弟”?

这相隔近400年的两幅画到底有怎样的渊源呢?

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

结合两位画家画作的特点

为大家“说画”解惑

在古代,受图片和图像传播的限制

能亲眼看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原作的人并不多

更多的人是通过书籍记录的方式来了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不同书籍的简略记录并不能让后世画家全面了解该图

所以明代中期产生的《清明上河图》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在大致结构上有着共通性

在细节上则反映了不同的地域特征

两幅画虽然画面结构相似

但画法却有所区别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绘画风貌

张择端是北宋画院的一员

仇英是明代吴门画派的中坚

二者的艺术区别

既有时代的差异

也有不同画家的个性

比如张择端版更多为水墨

仇英版更多为设色

张择端版线条更加粗犷

仇英版更加纤细

明代 仇英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从文物价值角度来看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因为其绘画技巧高超

内涵丰富

年代久远

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材料

文物价值亦更高

宋代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但无论是哪个版本

都是中国绘画史上技艺精湛、内涵丰富的风俗画巨制

其各自呈现了北宋后期汴京城周围和明代中叶江南地区

社会状况、风俗人情、农业生产、商业活动、建筑交通……

经过研究,二者所呈现的内容

都能与当时社会一一对应

所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

策划:万方 王子晖

编导:袁晗 刘璐

设计:樊珊珊 程媛媛

后期:陈正

配音:宰鑫睿

鸣谢:辽宁省博物院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华网新闻中心

新华网辽宁频道

联合出品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