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民生粥|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开始!新生儿参保、家庭共济政策要了解

本周,一年一度的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在各地紧锣密鼓进行。国家医保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9.6亿人。由于居民医保是缴一年费保一年病,及时参保对于这些人的来年看病就医十分重要。

一、筹资标准

居民医保筹资由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两部分组成,参保居民只要缴纳个人部分即可,财政补助部分由财政承担。支持职工医保人员通过家庭共济的方式为亲属参保。

从今年起,我国医保家庭共济对象由直系亲属扩展至近亲属,在原配偶、父母、子女的基础上,新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5类人群。

二、参保人群

只要目前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范围主要包括三类人群:一是学生儿童,二是普通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三是特殊人群‌:如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员、特困供养人员‌、返贫致贫人口、纳入监测范围的易返贫致贫人口等。

首次参保的城乡居民需前往户口所在地或长期居住地的社区、村委会办理参保登记,填写《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表》,并提供相关证件和材料。非首次参保人员可以选择网上缴费方式‌。

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推动外地户籍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在常住地参加居民医保。

新生儿落地即参保

以前,新生儿必须先落户才能够办理参保手续,医疗费用只能先垫付,等落户参保后再去医保窗口进行报销。现在,各地医保部门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了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就可以在线上参保。新生儿出院以后就能够直接报销医药费用。

大学生参保

大学生参加基本医保是全民医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大学生就医权益、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鼓励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以下简称高校)中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参加高校所在地基本医疗保险,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障水平。

特殊人群

对于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员等特殊人群,由公共财政给予参保资助,支持他们参保。

以南京为例,2025年度南京市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

图源:南京医保

三、待遇享受‌

集中缴费期参保人员自2025年1月1日起享受全年医保待遇。在集中参保期外参保的,设置固定待遇等待期,固定等待期满后参保人员才能享受医保待遇‌。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自2025年起,对断保人员再参保的,可降低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可适当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原则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参保人员可通过缴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每多缴纳1年可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后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之和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缴费参照当年参保地的个人缴费标准。等待期具体标准由各省份根据自身情况确定。

2024年度,江苏有352.3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是直系亲属通过自己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其缴费参保的,全年通过个人账户代缴的保费超过14亿元。江苏医保依托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网络,为全省居民组建有温度的医保共济“家庭群”。只要您是江苏职工医保参保人,您就可以组网“家庭群”,为省内在任何一个城市居住的家人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

小编教您“两步”完成2025年度江苏城乡居民医保代缴费

第一步:绑定家庭成员

登录江苏医保云App,在“我要办”栏目下点击进入“家庭共济”模块,按要求填写家庭成员信息,确认近亲属关系,并签订《个人承诺书》,即可完成家庭成员关系绑定。

1.登录江苏医保云App,点击“家庭共济”模块

2.填写家庭成员信息,确认近亲属关系

3.《个人承诺书》签字提交

第二步:代缴居民医保费

在江苏医保云App“家庭共济”模块,点击进入“账户缴费”,选择代缴居民医保费的对象,核实确认人员信息和缴费标准,再点击“确定缴费”,即可完成缴费。

4.点击“账户缴费”

5.选择“居民医保”缴费

6.选择代缴居民医保费的对象

7.核实确认人员信息和缴费标准

8.完成代缴居民医保费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黄红芳

整理自 中国政府网、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江苏省医保局微信公众号

责编:刘霞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